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齡去年調高至63歲,根據最新的調查,近九成受訪者支持延遲退休,但是有超過六成認為年長者受僱的最大阻礙,是僱主態度不積極和存在年齡歧視。

圖源:雅虎
一些新加坡人認為延遲退休有很多好處,不僅對個人,也對社會。比如:提高收入和儲蓄:延遲退休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賺錢和存錢,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和財務安全感。新加坡的公積金政策對於年長者有更多的儲蓄政策,這對於那些沒有足夠的退休金或者面臨高昂的生活成本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貢獻社會和經濟:年長員工希望延遲退休,能有機會繼續在職場中發揮自己的價值,利用他們的智慧、經驗和技能。這對於那些缺乏年輕勞動力或者需要高技術人才的國家來說,非常有利。
儘管延遲退休有很多好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順利地實現這一目標。根據調查,受訪者認為年長者受僱的最大阻礙,是僱主態度不積極和存在年齡歧視(63.4%)、沒有靈活的工作安排或工時太長(59.6%)、老年疾病和身體局限(54.1%),以及缺乏合適的工作機會(52.6%)。

圖源:雅虎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新加坡政府和社會各界都在採取一些措施,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新加坡政府去年將法定退休年齡調高至63歲,並計劃在2025年將其提高至65歲。同時,重新僱傭年齡也將從67歲提高至68歲,並計劃在2027年將其提高至70歲。這樣可以保證年長者有更多的機會繼續工作,並享受與年輕員工同等的福利和待遇。
推廣靈活工作制度:新加坡政府鼓勵僱主為年長員工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例如兼職、靈活時間、遠程辦公等。這樣可以讓年長員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家庭責任和個人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減少壓力和疲勞。
提供培訓和轉職支持:新加坡政府為年長員工提供各種培訓和轉職支持,例如技能未來計劃(SkillsFuture)、專業轉型計劃(Professional Conversion Programme)等。這樣可以讓年長員工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要求,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和就業機會。
建立尊敬年長者的文化:新加坡政府和社會團體也在努力建立一個尊敬(Respect)、重視(Regard)和認可(Recognition)年長者的文化,改變對年長者的偏見和歧視,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

圖源:雅虎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醫生為活動致辭時說:要為迎接超老齡化社會做好準備,人們須要改變態度,消除對老齡化的負面看法,以及認為老年人過時的刻板印象。當然這不是要強制年長者繼續工作,而是為那些想要工作的人,提供一個選擇。
這場爭論引發了對於不同年齡群體之間的理解和溝通的反思。年輕人的擔憂和年長者的期望之間存在著差異,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努力尋找平衡,以確保每一代人都能在職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和發展空間。
無論如何,這場關於退休年齡的辯論仍在繼續,期待看到更多有建設性的對話和解決方案的出現,以滿足不同年齡群體的需求和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