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科技企業裁員了!
昨天,多家媒體報道,新加坡電商返現平台ShopBack將進行裁員!
因為這是為數不多的、在新加坡發家的本土企業宣布的裁員消息,因此,新聞立即在新加坡引發了巨大關注。

圖源:AsiaOne
一個讓人感到憂心的事實是,2024年開年以來,每個月都有這麼一個耳熟能詳的企業,在新加坡「磨刀霍霍向員工」......
「我們已試過所有可能的辦法...」
據報道,ShopBack此次裁員規模並不小,有195人會因此失去工作,占目前公司總人數的24%左右!
除了大規模裁員外,ShopBack也將退出之前主推的「先買後付」業務。集團表示,這些都是為了讓企業今後更關注於其他業務。

這個消息前天已經經由全體員工大會傳達給了所有員工。在ShopBack官網,ShopBack聯合創始人兼CEO也向外界和員工發了一份公開信,稱這是「公司成立10年以來最艱難的時刻」。
在信中,他解釋此次裁員實在是迫不得已,因為公司在控制成本方面實在是沒其他辦法了!

來源:ShopBack官網
為了降本增效,ShopBack表示在過去一段時間裡,他們通過大幅削減加薪、績效獎金和福利待遇的預算(包括凍結管理層工資)、減少崗位招聘等手段。
但是,ShopBack在「探索並用盡了所有可行的降低成本的替代方案」後只能做出裁員的決定。

圖源:DealStreetAsia
與此同時,ShopBack也給出了裁員配套,分為以下四項:
受影響員工將全額獲得至少兩個月通知期(notice period)的工資
每工作滿一年,公司額外提供一個月的遣散費
一筆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獎金
延長醫療保險範圍至今年6月30日
此外,對於那些持工作準證來新加坡,但又被裁退的員工,ShopBack也將為這些人提供回程機票並支付搬家費。

圖源:Tech in Asia
ShopBack聯合創始人兼CEO指出,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犯了太多方向性的錯誤,其中有一項就是擴張太快,他坦言自己難辭其咎。
事實上,雖然在過去兩年間,ShopBack進軍了香港和德國市場,但其稅前虧損卻同比增加了29%!
另據《Business Times》的報道,截至到2023年3月的財年中,ShopBack的收入為8770 萬美元(約1.17億新幣),也同比下降了20%。

圖源:thesmartlocal
不只是ShopBack,對於很多企業來說,2024年或許都是個「關乎到生死存亡」的一年。
但實際上,裁員潮從去年就開始了......
新加坡多少人失去了工作?
不久前,新加坡人力部公布了最新的《勞動力市場報告》。
2023年全年,一共有14590人失去了工作。這個數字,是2022年一倍之多!

不僅如此,市場的不景氣,也導致了員工在失業後遲遲找不到工作......
數據顯示,在去年第四季度,只有大約六成的被裁員工在六個月內找到新工作!
也就是說,有不少人在失業半年後,依舊處於無業狀態只能吃老本......

圖源:hrsea
到了今年,新加坡裁員潮依舊持續,且似乎並沒有太多好轉的跡象,一個月就能聽到至少一次。
①2024年1月
電子商務公司 Lazada因在全球範圍內裁員高達30%的員工,且沒有給予新加坡被裁員工合適補償而登上了頭條新聞。

圖源:Business Times
②2024年2月
房地產交易中介平台PropertyGuru官宣裁員,約5%的員工失去工作。
和裁員同步進行的,還有業務精簡工作。
PropertyGuru計劃關閉一些非盈利部門,未來會不會引發更大的人事變動還是未知數。

圖源:Business Times
③2024年3月初
《彭博社》報道,世界最大財富管理機構瑞銀集團UBS準備在新加坡和香港兩個市場精簡人員,總人數大約70人!
這是媒體爆料的第二波裁員,在去年6月,瑞銀集團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裁了35000人了......

圖源:Todayonline
這些登上了媒體的知名企業裁員,或許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在社交媒體上,很多人都分享了他們的身邊人,乃至是自己的遭遇......
上周五按照慣例開會,隔壁組的前輩遲遲沒有進會議室,發消息給他沒多久就看到了一個「terminated」的消息,事後才得知公司裁了大半人......然後下周一,我的直屬經理也「無」了,讓人一臉懵。但好在我的飯碗是保住了。
@SwiiZeal- 其實我公司去年就開始不穩定了,已經一年半不加班了(我和同事都是WP)。現在輪到我們一堆人正式被裁,裡面有些人已經在這裡工作了10多年了。最可憐的一部分人已經50-58歲,在新加坡已經很難找到工作了......
@Xp 大無語事件!剛剛拿到offer,還沒捂熱乎一星期,就通知我要走人了。公司倒是補了半個月薪水給我,但是這都有什麼用呢!能找到這份工作已經不容易了......唯一慶幸的是我是PR,不用直接捲舖蓋回國吧。
@再也不在

圖源:Todayonline
裁員潮也或許在很多地方都有體現。
有人在臉書上發文說,最近自己在公積金局官網上看到公告,說現在申請關閉CPF帳戶的人太多,整個申請審批流程要長達18周才能完成!
據此,該名網友猜測詢問道,這是不是因為最近是不是很多人因為沒有了工作,所以選擇割(取消)新加坡PR,拿回cpf公積金回馬來西亞導致的。

但是,在新加坡以外的地方,就業情況就真的很好嗎?
這股裁員潮是全球性的!
事實上,放眼全球,數以萬計的人也都在過去一年,甚至過去幾個月間沒了工作。
根據科技裁員追蹤網站Layoffs.fyi的數據,2024年初以來,全球已有50,312名在科技公司工作的員工聲稱自己被公司解僱了。
另據《海峽時報》報道,SGTech執行委員會主席黃偉明說,隨著企業繼續應對「持續的經濟挑戰」,未來一年科技公司的裁員也很有可能會繼續。

圖源:Times Now
但裁員潮走到了現在,遭受衝擊的也早已不僅僅是科技類大廠了。
金融、能源等多個行業也被拖累了,最近一周全球就爆出了這類裁員新聞。
①光伏巨頭隆基綠能裁員
3月18日,《彭博社》爆料,全球最大光伏公司隆基綠能計劃將大裁員30%!遭裁撤的崗位數以千計!

來源:彭博社
不過,事後隆基綠能反駁了這條報道。他們表示,裁員消息屬實,但影響的只有大約5%的員工而已。
隆基綠能是全球一體化光伏廠商的龍頭,公司此前連續三年為全球組件出貨量第一的組件廠商。
2023年也在此榜單排名第二。

圖源:彭博社
《證券時報》報道,除了隆基綠能以外,行業內其他光伏企業近期也被傳言有裁員計劃,其中部分是在關停舊產能的同時裁員。
「這一切都反映出了光伏行業產能過剩背景下企業的『過冬』思維。」

圖源:PV Tech
②基金管理公司富達國際也傳言裁人
3月19日,路透社獨家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基金管理公司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FIL)計劃裁員某子公司20人,占該子公司人數的16%。
另一名知情人士處爆料,相關裁員決策是富達國際全球人事調整計劃的一部分,富達國際計劃在2024年全球裁員1000人左右以控制成本,節省約1.2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