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看新加坡小,機場竟然有六個,這裡就是一個軍用機場,當然是不敢靠近拍照的,遠處眺望一下就好!

清晨6點,發現自己經過3小時的騎行,已經飢腸轆轆,必須得補充能量了。這個時間點,其實比較容易找到吃早餐的地方,我選擇了一處路邊綜合性餐廳,發現已經有各種膚色的新加坡老人在喝早茶了,當然還是華人居多。
有一家類似糕點店營業了,不過老闆蹩腳的英文,我是沒有聽懂,付了錢,他給我一杯咖啡,幾片麵包,兩個雞蛋。當我坐下來,準備磕雞蛋時,老闆驚叫起來:NONONO!指指旁邊的開水壺:eight minutes!我反應了半天,才明白這居然是生雞蛋,他讓我將雞蛋用開水泡8分鐘,熟了才能吃。我去,這麼原始!


吃了半飽,一路向東,終於開始了第一件尬事:此路不通事件!記得是來到實里達機場附近,基本都是穿梭於比較狹窄的路段,眼看就要到大路了,發現前面赫然屹立此路不通的路牌:

我連忙打開地圖查看,導航是能走的,可能就是臨時修路,此處到主路只有500米,如果原路返回再選擇其它的路至少要繞7公里!我當然沒有猶豫,畢竟是自行車,大不了扛起走嘛。
開始還好,就是碎石子路,推車而行就是。走了大概100米,我就開始後悔了,因為已經沒有瀝青路面了,看到下圖了嗎?成了這種泥濘的土路,這下是真的扛著自行車一腳深一腳淺的走了,腳上、腿上、自行車上都帶上了不少泥土。

氣喘吁吁,一路向前,放眼望去,發現整個場地被柵欄給圍起來了,當時我就只剩在風中凌亂了,想著如果要再折回,我就抽自己大耳刮子!
沒辦法,只有再仔細張望:哪一段柵欄可能翻越?焦慮中驚喜發現居然有一段坡路下的柵欄有缺口,終於可以出去啦!

自己像發現了救命稻草,兩步並作一步,全然沒有了小心翼翼,推著車就想要下坡,因為泥巴路實在太滑,剛邁出第一步就連人帶車摔了下去——自行車鏈條摔出,自己仰面朝天,萬幸的是坡不高,沒有受傷。
好嘛,再來修車,這一下前前後後至少耽誤了40分鐘,關鍵還消耗了更多體力,相比之下還不如當初繞路而行呢!哎......不過,這麼多年的騎行經驗告訴我,出門在外遇到些意外事件是很正常的,我們能做的只有迅速調整心情,繼續上路!
其實真心不用調整心情,因為上了大路,接下來的幾十公里PCN,一步步靠近海邊,清晨的海風拂面,愜意無比,心情大好!一路沿著樟宜地區外圍海岸線,通向東海岸,直到市中心。





這一段PCN屬於新加坡RIR三大段中的首段「Coastal Adventure Corridor」,比起普通的廊道,寬度從4米拓寬到6米,並增設了更多設施。樟宜機場外圍,是已經建成並開放的一段,這一條機場外圍的大長直路,和機場跑道一樣長,一樣直,一樣平,特別適合競速騎行!更別說這裡的自行車道有兩條,一條普通道、一條快速道。沿路還有「Cyclists only」、「No stopping on Cycling Lane」的標示。簡單來說:就是撒開了野騎,爽翻!

和樟宜不同,東海岸適合休閒騎,除了公路車,還可以在這兒見到各種車,摺疊車,小輪車,山馬,電動摺疊車,小孩子也在玩童車,滑步車。還有很多電動和非電動的滑板車,旁邊跑步的又是一道風景。在這兒騎車注意別騎到行人步道上,以免防礙到跑步的人,奇葩的是:我看見了推著嬰兒車跑步的小美媽,她跑一段,推一下嬰兒車,速度還不低,幾個月的小嬰兒居然睡得很香,我只有大大的服!當然不用擔心車的問題,海岸邊,有各式各樣的租車店。


重點來了:東海岸騎行,一路太美了,幾乎騎不動,騎騎停停,壓不住拍照的衝動:




岸邊巨大的貨輪:

來到正東的海岸,居然發現了供遊玩運動人士的淋浴房(免費),我當然沒客氣,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還把剛才弄得一身泥的自行車沖洗了一遍,心裡美美嗒,繼續上路!

沿途美景 ……







歷經大約3小時,我已經基本騎完東海岸,來到了這裡:

沒錯,全文的點睛之處,就在這裡啦——我將第一次採用「檢討式攻略」來進行描述當天的第二件尬事:警察開道拖車拉走事件!

來到地圖中紅圈區域的十字路口,導航是一直向西的路。當時,我停下來研究了半天,這條路會上跨海大橋,以我多年騎行的經驗,大多數情況,自行車是不能上橋的;於是,我計算了從上面的路走,可是要繞6公里。
怎麼辦?同樣的抉擇,畢竟導航是向西啊,這回也沒有「此路不通」的標示,糾結再三,我還是被「懶」字征服了,順著導航前行,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個超級複雜的十字路口連接著兩個跨海大橋及數個多層立交橋,我就是沿著導航,也沒有找到導航中的小路,就在這一刻,我犯了騎行歷史中最大的一次錯誤——我居然在律法嚴苛的新加坡城市裡用原始目測法找路,當然後續大家也知道了,這就=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