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剛售賣了房子,賣房收益還未進入你的銀行戶頭。可是,你又看中另一套心儀的房子,打算把它買下。
問題是,你手頭上的銀行存款和現金,卻不足以支付新房子的首期付款(down payment)。你要怎麼解決這個燃眉之急呢?

有一種稱為「過渡性貸款」(bridging loan)的金融工具,或許正是在這個階段面對財務難題的屋主,所可以考慮的一項選擇。
顧名思義,這是屋主在賣掉舊房子和購買新房子的過渡時期,可以用來滿足財務需求的一項短期貸款。
多數過渡性貸款可以支付印花稅、律師費,甚至裝修費用。
過渡性貸款的借貸期限一般為六個月,利率介於5%至6%。屋主在向銀行申請這項貸款時,必須提交選購權(option to purchase,簡稱OTP)文件。
多數銀行只有在確定屋主已賣房,目前正在等候取得收益的情況下,才會批准過渡性貸款的申請,但個別銀行可能會通融。
市場上有兩類過渡性貸款,分別是資本化利息(Capitalised Interest)過渡性貸款和同時償還(Simultaneous Repayment)過渡性貸款。
過渡性貸款在提出申請同一天就獲准
前一種貸款,銀行完全負責支付新買房子的款項,等到屋主脫售舊房子後,償還貸款的程序才啟動。屋主須償還的款項將包括本金和利息。
後一種貸款,則讓屋主同時支付新買房子的房貸和過渡性貸款的利息。銀行一般會給屋主12個月的時間,讓他將賣房的收益用來歸還貸款。
一般上,過渡性貸款在提出申請的同一天就獲得批准,屋主在三周內可取得款項。
那麼,屋主在申請過渡性貸款時,須要考慮什麼因素呢?
顯然的,過渡性貸款的利率比房貸來得高。一般認為,只有兩種情況值得屋主提出申請。
第一種情況是房屋拍賣,屋主完成交易的時間較短,而等候個人貸款等信貸獲得批准的時間卻較長。
第二種情況是房子集體售出。發展商可能要用一年半載的時間支付售房收益,屋主不想等那麼久才購買新房子。
當然屋主在尋找適合的過渡性貸款時必須做好功課,或者尋求房貸經紀的協助,物色利率最低的過渡性貸款。
屋主也要查清楚,若提前償還貸款是否要繳付罰金,以及申請貸款是否所涉及的行政與處理費用。

另外我發現不少朋友,特別是在國內買過房產的,總會糾結貸款問題,總是想著少付利息。
我就給大家介紹個概念,這個概念就叫做 time value of money 。什麼意思呢?它指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錢總是在變得越來越不值錢。所以當你十年後回頭看現在咬牙做的決定都不是什麼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