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新加坡本地共享居住空間的需求日益上升,新加坡土管局將出租更多國有房地產供共享居住使用,以提供更多的住房選擇和機會。
根據一項研究,新加坡共享居住的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了1.62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到3.4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3.8%,這說明新加坡共享居住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潛力。

圖片來源:土管局
新加坡政府對於共享居住持開放和積極的態度,它是一種創新和有利的住房模式,可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和期望。政府也通過土管局等機構,為共享居住提供了更多的國有房地產資源,以促進其發展和擴張。
土地局發表文告說,武吉知馬一帶愛文士路26號的三層樓建築,總建築面積達到大約6500平方米,地點靠近新加坡植物園和植物園地鐵站,租約為五年,之後可申請延長四年。

圖片來源:土管局
當局接下來幾個月也將推出興都路15號到31號的國有房地產,與此同時,當局也將位於小印度興都路75號到95號的共享居住空間發展項目頒發給建築發展商業Eco Energy和共享住宿業者Cove Living,這座兩層樓、共18個單位的建築是本地首個在國有資產組合下為共享居住空間概念推出的店屋型資產類別。
土管局將出租更多國有房地產充分利用國有資產,提高其價值和效益。土管局表示,出租國有房地產供共享居住使用是一種創新和有效的方式,可以將閒置或低效率的國有資產轉化為高效率和高價值的資產,這樣可以增強租客對於國家的認同感和尊重感,也可以為社會帶來更多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