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益於較穩定政治環境,以及近年辦公樓租金市場表現穩健,新加坡成為香港投資者最偏愛的海外房地產投資市場。根據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港稱戴德梁行)發表的《中國境外地產投資報告》,香港投資者今年上半年在新加坡投資額總計約14億美元(19.4億新元),在香港境外投資目的地中排行第一。排在其後是美國、英國和日本等。

報告指出,今年迄今,香港投資者在新加坡投資房地產總值已增至30億美元,包括基匯資本(Gaw Capital)2月以7億1000萬元收購羅敏申77號大廈。
上月,基匯資本也跟德國安聯房地產公司(Allianz Real Estate)聯手以超過15億元買下雙景坊(Duo)項目的辦公樓和零售商場的部分。本月,宏璟資本(ARCH Capital Management)以2億1000萬元收購了安盛大廈(Anson House)。
高緯環球東南亞研究部主管李敏雯說:「香港投資者和基金一向活躍於新加坡市場,恰逢香港時局出現變化,有更多香港高凈值人士和家族辦公室都來本地尋求購買有潛質房地產項目。」

除了商業房地產,香港投資者對本地零售商場和酒店項目投資興趣也在逐漸增長。例如中信里昂(CLSA)與三菱地所株式會社(Mitsubishi Estate)合資公司Pan Asia Realty Advisors,在4月以5億2000萬元收購了牛車水的唐城坊廣場(Chinatown Point Mall)。香港天德地產董事鍾燊南則在5月以3億5330萬元收購坡雅詩閣萊佛士坊服務公寓(Ascott Raffles Place Singapore)等。
不過,整體而言,在全球經濟不確定的大背景下,香港海外房地產投資面臨下行壓力,上半年海外地產總投資額只達52億美元,同比下跌31%。
在中國大陸方面,中國大陸境外房地產投資繼續呈下降趨勢,上半年交易額總計38億美元,同比下跌超過六成,創下2012年以來新低。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收緊對外投資政策,以及緊縮的信貸環境伴隨著國外經濟不確定性加劇。
展望未來,報告指出,新加坡、澳大利亞及「一帶一路」倡議相關國家,仍會受到中國投資者的投資興趣。此外,近期人民幣貶值,可能也鼓勵投資者在海外持有房地產。
報告說:「總而言之,中國『走出去』總方針維持不變,從2018年開始的中資境外地產投資降溫只是暫時的。長期來看,被遏制海外地產投資需求仍將得以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