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季非有地私宅售房要價環比增幅收窄,原因是市場需求下降。(葉振忠攝)
貸款利率高漲和房地產降溫措施,使本地非有地私宅市場出現放緩跡象,屋主在開價時更為實際,今年第二季的售房要價中位數環比微增0.3%,增幅比第一季的0.9%收窄。
房地產網站PropertyGuru對網站上的60多萬個售房和租房廣告進行研究的報告顯示,第二季非有地私宅要價環比增幅比第一季收窄,主要是因為市場需求下降。這些房子以轉售私宅為主,但也包括少許剛開盤的新私宅。
PropertyGuru網站記錄的購房詢問次數環比下滑2.3%。非有地私宅供應也環比下跌2.3%,與第一季的26.1%增幅形成強烈反差。

| 私宅價格料接下來幾個季度回穩 買家明年有更多選擇
報告說,這些數據顯示市場已經觸頂,價格預計會在接下來幾個季度回穩,而買家在明年會有更多選擇。
有地私宅市場的需求明顯減弱,導致第二季的要價中位數環比下跌1.2%,是自2019年第四季以來首次下滑。
若以整體私宅來看,要價中位數上升1%,高於第一季的0.7%增幅。
報告說,屋主開價高是因為市場價格和貸款利率居高不下。雖然需求稍有下滑但仍然良好,買賣雙方在價格上難以達成共識依舊是銷售交易的最大障礙。
不過,第二季有更多屋主願意接受較低價格,尤其是須要避免繳付更高額外買方印花稅的屋主。
整體私宅和組屋租賃市場也有所降溫,屋主開出的租金在第二季環比下跌2.9%,是自2018年以來的首個跌幅。租房詢問次數連續三個季度下跌,第二季環比跌幅為7.2%。
| 出租房供過於求
網站的招租廣告環比增加24.1%,顯示出租房供過於求。
PropertyGuru新加坡區域經理陳智群說:「買家在做購房決定時更加謹慎。他們很可能把財務資源用於自己居住的房子。買家較傾向於購買符合他們所有需求,或至少多數需求的私宅項目,而且願意多付錢。」
另一方面,博納產業(Propnex)針對450名潛在買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儘管政府推出降溫措施以及市場充滿不確定性,56%的受訪者表示今年不會延後買房,顯示他們對本地房地產市場有信心。
其餘44%表示會暫時擱下購房計劃,主要原因包括房價和貸款利率高漲,以及降溫措施的影響。
83%的受訪者不認為私宅價格會在今年下跌,但他們對組屋轉售市場的預測較樂觀,有56%的受訪者預計組屋轉售價不會在今年下滑。
| 多數買家對價格仍敏感 較能接受100萬元至150萬元私宅
不過,他們還是非常關注價格,較能接受100萬元至150萬元的私宅。
博納產業總裁伊斯邁(Ismail Gafoor)說:「根據我們的調查,多數買家對價格仍然敏感,36%的受訪者說他們的購房預算介於100萬元至150萬元,另有24%的受訪者能接受價格150萬元至200萬元的房子。由於買家的預算近期內的彈性不大,我們相信許多發展商會根據市場情緒制定價格。」
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現有住房太小,意味著轉售和新私宅市場有潛在的提升者需求。他們大多希望購買三臥房單位或三臥房高級單位,面積大約800平方英尺至1200平方英尺。每平方英尺價格預計在1660元至2500元之間,整體價在200萬元以下。
伊斯邁指出,根據今年上半年的買賣禁令,99年地契非有地新私宅和99年地契轉售私宅的尺價中位相差67%,儘管如此,仍有許多買家寧願多付錢買新私宅,以獲得99年地契、全新房子和設施,以及首個屋主享有的潛在資本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