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師傅透過活動 讓人重新認識傳統糖果

傳統糖果像是花生糖、龍鬚糖和叮叮糖,越來越少在商店裡看到,更不用說親眼見到師傅現場製作和品嘗。但如今有新一代師傅透過活動展演介紹,讓吃這些糖果成了一種復古潮流,也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傳統糖果。
這一天,43歲的潘慶亮來到一間公司的私人派對上,現場製作龍鬚糖。他說:「把它弄成很像一個元寶形狀它就是以前適合給皇帝吃的龍鬚極品了。」
自三年多前,潘慶亮接手家族經營34年的龍鬚糖生意後,積極研發多種新口味,打造粉嫩造型讓龍鬚糖更精緻。疫情期間也開始轉型線上銷售模式,隨著疫情解封后,他更積極舉辦實體活動,讓傳統糖果不再被動等著人來買,而是主動走入人群。
潘慶亮說:「每一周都有學校、公司打電話給我們就是要問我們說可不可以來講一些龍鬚糖的故事、歷史、傳說。」
傳統糖果除了龍鬚糖之外,不少人也會想起叮叮糖,但由於製作工序繁複費力售價又低,越來越沒有人願意學習並傳承這項手藝。62歲的李萬強師傅在12年前習得叮叮糖的手藝後,目前只有在活動邀約時才會製作叮叮糖。
李萬強表示:「我們透過活動是給人家記得有一個美好的回憶,而且希望叮叮糖純麥芽的會重新找到一個生命出來。」
由於前兩年疫情期間實體活動幾乎停擺,他趁機研發改良了叮叮糖口感,以純麥芽製作,除了做出來的糖果比較不會粘牙,也讓甜度降低減少身體負擔。
每當李萬強有機會做叮叮糖給孩童或年輕人吃時,他都會想起自己的童年記憶。據他所知,如今本地還在做叮叮糖的師傅不超過五個人,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認識叮叮糖,將這份古早滋味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