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心居一個單位售價4500萬新元,創下新加坡今年交易價最高的公寓。 (信德集團提供)
(新加坡訊) 新加坡豪宅市場受更高額外買方印花稅和重大洗錢案影響而放緩,今年首11個月的豪宅銷量同比減少7.1%,總交易額同比滑落19.3%。受訪分析師認為,明年貸款利率預計會下調,可能推動豪宅市場復甦。
根據利斯蘇富比國際房地產提供的數據,今年1月至11月共有404個位於新加坡核心中央區的優質私宅以500萬新元或以上的價格成交,去年同期少31個,比去年全年少56個。
優質私宅銷售從3月持續上升,卻在6月從73個跌至16個,相信是跟新加坡政府4月調高投資型買家和外國買家ABSD措施開始奏效有關。銷量在7月回升至26個,但不久後爆出28億新元洗錢案,導致8月銷量跌至12個。
今年首11個月的豪宅總交易額達27億9983萬元,比去年同期少19.3%。
最貴的豪華公寓是位於那森路的蘭心居一個單位,交易價4500萬新元,每平方英尺價格為5213新元。
交易價最高的優質洋房則位於惹蘭阿素罕,價格是4200萬新元,尺價2562新元。
值得一提的是,位於那森路的3間並排優質洋房據傳今年5月轉手,交易價為2億零670萬新元,尺價為4554新元,相信是歷來最高的優質洋房尺價。由於買家並未提交買賣禁令,因此交易並未反映在新加坡市建局官方數據中。
根據《商業時報》報道,上述3間洋房由Cuscaden Peak Investments的獨資子公司Times Properties,脫售給掌控新加坡上市公司益資源的范喬諾(Fangiono)家族。
利斯蘇富比國際房地產研究部主管韓煥美指出,額外買方印花稅在4月27日生效,但在26日或以前就獲得選購權書的買家有更多時間完成交易。許多買家趕緊執行選購權,因此銷售量從4月的42個暴漲到5月的73個。
數據顯示,外國買家購買的豪宅在今年下半年遠低於上半年。今年1月至5月,這些買家買下104個單位,但從6月至11月總共只買下34個,數量顯著減少。
橙易產業研究與顧問部副總裁孫燕清指出,額外買方印花稅對高級私宅市場造成一定影響,因為買家多為投資型買家。至於洗錢案的影響則較小,因為這類案件並不常見。
雖然貸款利率下滑有助提振高檔私宅市場,但由於市場仍受降溫措施限制,她預測明年豪宅銷售漲幅不大。
雖然整體豪宅市場下行,但戴玉祥產業總裁沈振倫樂觀看待明年的市場趨勢。
「交易量雖下跌,買家其實在留意購買機會,並希望價格會下跌。如果明年有新的高檔私宅項目推出,而貸款匯率回穩並下滑,相信豪宅需求會回升。」
他說,潛在買家包括新加坡公民,以及不受額外買方印花稅政策影響的國家,如美國、瑞士和挪威。此外,新加坡司法制度嚴格,房地產市場穩定,對外國買家依然深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