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圖:新的科學中心鳥瞰圖。(圖片由Science Centre Board / Zaha Hadid Architects提供,僅供說明用途)
新的科學中心位於裕廊湖畔(緊鄰裕華園地鐵站),有望於2027年左右竣工,將成為新加坡最大的生活實驗室。


效果圖:科學技術沉浸展示
展示科學技術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為裕廊湖區的遊客和居民創造一種獨一無二的沉浸式學習體驗。

效果圖:新科學中心主樓觀景廊
與裕廊市政廳形成歷史和現代交錯融合的獨特區域文化。

此外,還將建設一條新的休閒走廊,連接裕廊市政廳和現在的科學中心。

2030年之後,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可持續發展與環境部、交通部、陸路交通管理局將陸續遷至裕廊湖區。

目前,裕廊湖區已有26萬居住人口。到2040年至2050年,裕廊湖區將新增10萬個就業崗位、2萬套新住房,居住人口計劃增至100萬。
大城繁華,由此至極!
「可持續樞紐」
裕廊湖CBD立志成為新加坡可持續發展示範區,要求所有新開發項目在2045年左右實現凈零排放目標。
在生態可持續方面,將擁有超過100公頃的公園和綠地,以及一個占地70公頃的湖泊和超過17公里的活躍濱水區,讓工作和生活在此的人,可以隨時在大自然的擁抱下,休閒、娛樂、漫步、運動。

效果圖:24小時向公眾開放的花園庭院
臨湖而建的水岸華庭(Sora),坐擁無敵湖景,對嚮往湖區生活的人,無疑將產生磁吸效應。

水岸華庭效果圖
在交通可持續方面,將重點打造10分鐘鄰里距離的快速行人路線和建設30分鐘可達西部中部主要商業中心和教育中心的軌(公)交路線。

效果圖:連接現有裕廊東地鐵站和未來裕廊湖區地鐵站的快速行人通道
未來,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將通過快速行人路線,步行10分鐘之內,便可抵達公共設施、綠地和公交樞紐,零售、娛樂、醫療、教育、運動和健身都將觸手可及。

目前,裕廊湖區已裕廊東地鐵站、裕廊湖地鐵站、裕廊東巴士總站。2027年,裕廊東綜合交通樞紐將建成,2029年裕廊地區線將建成,2032年跨島線(第二階段)將竣工。
到2032年,裕廊湖區將有4條地鐵線,這些線路將在30分鐘內將人們連接到西部和中部地區的主要商業中心和教育中心。

將於2027年竣工的水岸華庭(Sora),將坐享交通的便利。
到 2035 年,至少 85% 的出行將通過步行+騎行+乘坐交通方式完成。人們可以沿著 J-Walk(高架步行網絡) 舒適地步行前往所到區域目的地。

效果圖:設施齊全的步行街
裕廊湖CBD的主要道路將設有公交車專用車道、更寬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2030 年,行駛在該區域的公交車將全部換成純電式。
同時,裕廊湖區將鼓勵自動駕駛,並部署更多的充電樁促進私家車電動化。

裕廊湖花園的自動駕駛汽車為未來在該地區更廣泛部署自動駕駛汽車做準備的試驗
「新加坡第二CBD」
裕廊湖區的發展,在新加坡國家戰略層面來說尤為重要。產業轉型,科技創新,未來可期!
擁有如此獨特的商業魅力和人居環境,何不擇居於湖畔?

夕陽西下,在水岸華庭屋頂花園與家人共度一個完美的周末
TX丨編輯
CF丨編審
新加坡眼丨來源
URA、NPB、SCS、Sora丨圖源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為商務推廣內容,具體條款以商家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