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一些小學推出不同項目或課程,在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之餘,也幫助他們掌握關鍵技能。(圖:士林小學、德惠小學)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並培養21世紀技能(21st Century Competencies),本地一些小學推出不同項目或課程,在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之餘,也幫助他們掌握關鍵技能。
士林小學的生活教育項目就包含名為「新聞與事件」(News and Happenings)的平台,讓學生領袖有機會成為「小記者」,針對不同的時事新聞課題,採訪校內同學,讓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自2022年啟動以來,已有至少15名學生記者參與其中。負責這個平台的華文教師黃楷婷告訴《8視界新聞網》:「我們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夠接觸時事,豐富他們在不同課題方面的知識,也鼓勵學生勇敢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提高自信心。」
前記者培養「小記者」
曾經是一名記者的黃楷婷會指導學生記者如何進行拍攝、採訪和引導受訪者回答問題等。她說,在每個學段(term),師生們都會製作一次視頻報道,除了在周會上播放給全校師生觀看以外,也會分享到社交媒體Instagram上。
小六學生賴思彤就在去年被選為學生記者,參與了碗碟歸還計劃、環保等多個主題的採訪和拍攝工作。
儘管很享受採訪過程,要在鏡頭面前說話,對於比較害羞的她而言並非易事。她會通過在家練習和與朋友的互動,克服心理上的障礙。「這個過程讓我變得更加自信,敢於在大眾面前說話,也增長了我的知識。」
如今,她甚至能在大型學生論壇上擔任主持人,面對上百人發言時毫不怯場。

賴思彤(中)早前在大型學生論壇上擔任主持人。(圖:士林小學)
掌握網安和信息辨別技能
德惠小學則通過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網絡安全和信息辨別的技能。校方在2021年推出了校本輔助教材CHAMPs日記(CHAMPs Journal),這套教材包含設計好的活動、檢查清單和反思環節等,旨在幫助學生內化所學的知識。
品格與教育部科主任張恩靈說,隨著資訊通信科技的普及,學生接觸到越來越多不適當的內容和影響。因此,網絡健康課程在品格與公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她說,CHAMPs日記不僅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還顯著提升了他們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技能。

德惠小學的校本輔助教材CHAMPs日記(CHAMPs Journal)。(圖:德惠小學)
她以自己的小一學生為例指出,他們已經明白密碼和個人信息都不能隨便在網上分享。
「他們會告訴我,如果壞人知道他們的信息,還可能會綁架他們,所以他們其實了解的比書面上講解的更細、更深入一點。」

傅偉恆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圖:德惠小學)
此外,德惠小學的小三學生也在信息通識(Information Literacy)應用學習項目中掌握辨別網上信息的技能。英文教師陳淇敏介紹,在這個項目中,教師會指導學生分辨網上信息,並通過對比多個網站的信息來確定內容是否有效及可靠。
以今年為例,學生們針對三個不同主題,收集網上資料後,運用Book Creator網站製作出海報、故事書、漫畫等,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
小三學生傅偉恆說:「我最喜歡用Book Creator設計自己的故事書。在設計之前,我會上網找信息,老師教我們怎麼分辨可靠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