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發展得難以想像。

作為一個非常寬容的國家,不同的群體生活在這裡,這也造就了它多元的文化。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新加坡面積雖小,但物產卻琳琅滿目,每年都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度假。

新加坡有多發達?這裡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的?
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
作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新加坡與韓國、台灣、香港並稱為「亞洲四小龍」。

位於馬來半島南端,周圍大部分是海洋,主要由新加坡島和附近63個小島組成,乍一看,很多人會誤以為它有這麼多島嶼。
但事實並非如此,新加坡面積只有735.2平方公里,非常小。

735.2平方公里是什麼概念?中國上海的面積為6340.3平方公里,這意味著,九個新加坡的面積相當於一個上海。
更神奇的是,新加坡不僅面積小,而且人口非常多,總人口564萬,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

平均每公里有7,692人。很難想像這裡有多擁擠,根據《人口白皮書》的預測,到2030年,新加坡人口很可能達到650萬至690萬。

為了解決人口眾多的問題,新加坡長期進行再生和填海工程,近60年來,新加坡的面積增加了約25%,復墾擴大面積150平方公里,但土地復墾問題仍難以解決,問題還不夠多。

而且由於成本高昂,填海工程現在難以維持,所以新加坡又開始了地下開發。

「建設另一個新加坡」成為了他們的目標,目前,新加坡已向下延伸80米,這個數字還在增加,主要是為了商業和工業的發展。
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亞洲四小龍」中,新加坡經濟最發達,據悉,其城市基礎設施位居世界第一。

完善的基礎設施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舒適,也增加了人們的幸福感,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裡,即使擁擠,人們也很滿足。
而且人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比較熱鬧,另外,由於新加坡國土面積小,所以保持著不冒犯他人的原則,這也使得居住在這裡的大多數人都比較熱情好客。

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到這裡定居,它相對寬容,不存在種族或膚色歧視。
此外,新加坡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每年降雨量較多,氣溫常年保持在25度左右,即使在最冷的12月,氣溫也有23度。
溫度適宜,每個季節早晚溫差都比較小,這是一個非常熱鬧且適合退休的城市。

新加坡的環境非常美麗,因為深海里有很多水資源,凡是有水的地方,只要清理得當,環境就不會變得更糟。
新加坡有很多景點,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造的,對居民和遊客都非常有吸引力,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是濱海灣花園。

濱海灣花園占地101公頃,主要由濱海南花園、東花園和中央花園組成。
每個花園都有不同的風格,南花園是最大、最有趣的,南園建有著名的雲林溫室、花穹和十八棵擎天樹。

雲林和花穹中,種植著不同氣候下生長的植物,數量高達87000個,燈光種類超過400種,為了創造適合植物生長的環境,可以改變每個花室的溫度,同樣,它也需要專職人員的細心照顧。
這裡的奇樹高約25-50米,看上去極其雄偉,此外,這些樹還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裝置的「預防裝置」,這些裝置不僅可以用作照明設備,還可以用作排氣閥。

在保持美觀的同時,也節省了一些資源,物盡其用。
外觀看起來很壯觀,景區內部的設計和植物也很豐富,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看得見的花園是免費的?正如新加坡人所期望的那樣,有錢就意味著願意。

對於這麼一個「小地方」來說,它並沒有像中東那樣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新加坡為什麼這麼有錢?
為什麼這麼有錢?
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的GDP指數一直處於非常穩定的狀態。
根據相關數據,2023年,新加坡GDP為5013億美元,人均GDP為84714美元,摺合人民幣61.1萬元,經濟繼續增長。

新加坡雖小,但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它是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馬六甲海峽是海上非常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它被譽為「波羅的海的生命線」,每天有無數的船隻從這裡進出。

光是船舶收取的費用就是一筆巨款,這條路雖然不屬於新加坡管轄,但卻從中賺取了不少利潤。
另外,新加坡的旅遊業相當發達,2023年,新加坡的旅遊業收入將達到250億美元左右,僅今年一年,遊客人數就高達1360。

再加上新加坡對多國實行免簽政策,2024年新加坡遊客數量將大幅增長,中國遊客也為其旅遊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遊客數量僅次於印度尼西亞。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金融業相當發達,金融市場規模非常大,現在已經建立了完善的金融體系和金融設施。

此外,新加坡也非常善於培養和招攬高素質人才,對待人才也非常好,它注重創新,眾多精英在推動當地科技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新加坡政策開放,投資紅利豐厚,吸引了眾多海內外人士來此投資創業,這也是它被開發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新加坡在重視工商業的同時,也注重教育,全面發展經濟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