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特徵鮮明的標誌性建築令人過目難忘,既提升了城市的整體形象,又與自然很好地融為一體。早期的城市規劃功不可沒。

圖片來源pexels
八十高齡的劉太格先生是國際著名城市規劃大師和建築設計師,被譽為「新加坡規劃之父」。講述城市規劃的門道時,他特彆強調做城市規劃不能操之過急,要特別注意做細緻的研究。
劉太格對所謂的標誌性建築有獨特看法,他把城市規劃比作人的身體,城市設計比作外衣,標誌性建築比作裝飾品。他認為,裝飾品要有,但前提是衣服要合身,身體更是要健康。沒有健康的身體,再好看的衣服和裝飾品都沒有意義。他說,當年李光耀先生從未提過建標誌性建築,他的上司部長也很客觀,新加坡只在人們視線交匯的地方建了10處有特色的建築,如果到處搞,就會成建築雜貨店。其實,整個城市健康了,就是最大的標誌性建築。
劉太格說,新加坡建國前幾年比較急,政府希望早點給人民提供好的服務。所幸的是,行政領導只是提出要做什麼,而不會幹涉你怎麼做。他指出做事不能太過著急,比如古建築修復,沒有嚴格遵守修復標準,弄出來就不一定有價值。
在談到如何做好城市規劃時,劉太格強調,首先要扎紮實實做好資料查閱,要明確哪些可以調,哪些不能調。同時,要去現場認真勘察比對。接下來擬定規劃必須做到「八個正確」:一是正確(合理)的身份,通俗講就是建什麼,比如商場、學校、醫院、公園等;二是正確(合理)的土地使用功能;三是正確(合理)的級別,即這些設施是什麼樣的級別要進行正確的劃定;四是正確(合理)的覆蓋範圍;五是正確(合理)的大小;六是正確(合理)的數量(如幾所中小學,加油站要幾個,體育館建幾座等);七是正確(合理)的比例(這個一般是按人口計算得出來的);八是正確(合理)的位置,就是說應該放在什麼地方。劉太格對他的設計團隊講的比較多的是,要想成為一個出色的城市規劃師,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正確的價值觀,二是科學的分析能力,三是藝術理念。他說,擁有人文學者的心,才會有正確的價值觀;有科學家的腦才會把城市功能處理好;有藝術家的眼,才能把環境處理成一件藝術品。
他進一步闡釋說,人文學者的心,具體講,做規劃說到底是兩個字「人和地」,關心人的話,就是要把它做成宜居的;關心土地的話,就是要做到功能完善,生態完好。科學家的腦,具體講,城市相當於一部龐大的生活機器,要把生活機器做好,就是要把前面提到的那「八個正確」牢牢記住、做好。而要把這部機器放在土地上,就要有藝術家的眼,要尊重它的歷史,尊重它的地貌。
國際視野建言 中國智慧獻策
立足中國,面向全球
為解決全球問題、促進世界和諧發展建言獻策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