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的家長,相信對余廣達 (Patrick Yee) 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余廣達近年來創作了多部以本地歷史和人物為主題的繪本故事,其中,以講述建國總理李光耀生平故事的《哈利》三部曲 (Harry Series) 最為人所熟知。這套繪本在2015年推出時,一度賣至斷貨。

▲《哈利》系列不僅小孩喜愛,成人也買來收藏。
投身插畫工作30年,余廣達已在國內外出版了近200部作品,被譽為「最多產的新加坡童書插畫家」。
留學英國開啟插畫之路
從小就愛塗塗寫寫的余廣達,中學畢業後便決心要走美術創作這條路。1988年,他獲英國坎伯韋爾藝術學院錄取,帶著父親一半的退休金和自己打工存下的一點錢,只身前往倫敦追夢。
回憶起那段日子,他說:「當時插畫並不盛行,學美術的前景無法預料。我原本選修廣告設計,心想回到新加坡後至少還能當一名設計師,但入學後老師卻建議我改修插畫。就這樣,一路走到現在。」
為了圓夢,余廣達必須到餐館、酒店打工賺錢,以支付高昂的學費和住宿費。儘管工作和學業兩頭忙,他仍交出了亮眼的成績,連續兩年獲得麥克米倫兒童插畫獎 (Macmillan Prize for Children’s Picture Book)。獲獎讓他大受鼓舞,也讓他成了學校里的風雲人物。此後,他有更多發揮才能的機會,包括為資訊手冊、聖誕卡畫插圖,也從此多了一個賺取生活費的途徑。
越畫越有信心後,他常提著畫袋,到不同的出版社毛遂自薦。終於,一家出版社看中了他的小兔子故事,分別於1992和1993年出版了他的兩本作品。作品還被翻譯成五種不同語言,銷售到世界各地。
闖出名堂卻毅然回國
大學畢業後,他受邀加入一家插畫經紀公司,那裡聚集了好幾名英國知名插畫大師,讓他倍感榮幸。他也開始替報章、雜誌、書籍封面等畫插圖,還替好幾家出版社畫童書。隨著工作逐漸增加,他擺脫窮學生的拮据生活,並繼續半工半讀,留在英國修讀布萊頓大學的碩士課程。
這期間,他不時拿作品去一些較大的出版社碰運氣,如知名的 Orchard Books 和 Walker Books。後來,被翻譯成八種語言的 「Rosie Rabbit」 系列成功出版,全球銷量超過10萬本。
然而,就在事業穩步發展之際,余廣達卻在取得碩士學位後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返回新加坡。他的經紀人對此感到不解和驚訝,認為他會因此失去很多得來不易的機會。對此,余廣達只說父母年事已高,而他的朋友都不在身邊,是時候回家了。
從插畫師到美術老師
1993年,余廣達離開呆了五年的英國,回到新加坡。不久,英國文化協會為他舉辦了一場兒童繪本展,讓他和許多本地出版社建立了聯繫。之後,他開始為這些出版社畫插圖,但數量不多。
「回到新加坡後我才知道插畫家生存不易。這裡的讀者市場小,出版社少,合作方式也很不同,收入自然也不能和在英國的時候相比。」

▲母親關亞嬌閒暇也愛塗塗畫畫,兩人很享受互動的時間。
余廣達表示,他在英國存的錢回來後很快就用完了,無法單靠畫插圖維生,便決定當美術老師。他每天帶著美術畫具,奔波於聯絡所和託兒所之間,或上學生家裡教美術。他也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南洋藝術學院擔任兼職講師,一教就教到今天。
現在,他除了是南洋理工學院的兼職講師,也在特殊學校和公益機構服務,如新加坡腦性麻痹聯盟、亞洲婦女福利協會 (AWWA) 學校等。為了教導特殊孩童,他還特別進修了藝術治療課程。
「最初當老師是為了生活,但現在我把它當成一種學習方式,因為通過和學生交流,我能了解年輕一代的想法,也能讓自己的電腦繪圖知識有所提升。這些對我的創作都有幫助。」
讓兒童更易了解本地歷史
2013年,余廣達從兩隻大熊貓凱凱和嘉嘉入住河川生態園這件事獲得靈感,繪製了 「Bo Bo and Cha Cha」 系列,並找到了願意合作的出版社。該系列出版後大受歡迎,一口氣出了六冊,激起了他再次投入故事創作的熱忱。
隨後他陸續推出許多本地題材的作品,包括英文和中文版的《小孩哈利:李光耀的童年時代》《哈利成長:李光耀的青年時代》《哈利建國:李光耀的豐功偉業》以及描繪前總統納丹生平故事的「 The Runaway Who Became President:S.R.Nathan’s Journey of Hope」。



▲余廣達的作品多元,連疫情期間常見的圓貼紙也在他的巧手下,成了「點點畫」。
中文繪本方面,則有描繪歷史的《媽姐的金魚燈籠》《愛的故事——李光耀與柯玉芝》《辛苦了,紅頭巾》《辛苦了,苦力叔叔》以及融入了本地色彩的《快樂的黃色氣球》《左左和右右》《快樂的藍色口罩》等。





▲擅長用插畫來說歷史的余廣達,希望引導孩童了解舊時的新加坡。
「繪製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的故事時,我花了很多時間從厚厚的傳記中選取重要片段,精簡文字,希望以小朋友看得懂的方式來呈現。前總統納丹先生看了繪本後,讓我也為他畫一本,還親自和我說了他的故事。遺憾的是,我來不及讓他看到繪本成品。」
「點點畫」記錄疫情
58歲的余廣達表示從構思故事、畫圖到文字,無論是自己天馬行空的自由創作,還是根據別人創作的故事和文字來構思畫面,他都從中獲得很大的滿足感。
憑著旺盛的創作力,余廣達在2016年以155部繪本作品的紀錄,成為新加坡紀錄大全 (Singapore Book of Records) 「最多產的新加坡童書插畫家」。這些從1992年開始累積的作品不只題材、畫風多樣,作畫媒介也很豐富,包括水彩、廣告彩、粉彩、彩色鉛筆和電腦繪圖,甚至還用了蠟染和食用色素。
余廣達透露,加上即將出版的新作,他的作品總數將在明年達到200部!新作品包括中文插畫小說《幸福玩具店》和《了不起的先賢》英文故事系列。

▲《幸福玩具店》以歷史豐富的牛車水為背景,同時融入新穎的穿越時空和推理情節。
「一年多前我突發奇想,想創作一本具奇幻色彩的新加坡故事。我選擇以牛車水為背景,融入穿越時空和推理的情節,還描繪了親情。和之前的作品不同的是,《幸福玩具店》的文字較多,也適合中學生閱讀。」
對於創作,余廣達總有用不完的創意,像是在4月疫情安全管理措施「大鬆綁」前,他就曾四處走訪各小販中心,將自己的黑色剪紙圖案貼到圓貼紙收集板上,創作出一幅幅的「點點畫」。
他說:「貼圓貼紙的是許許多多的公眾,這可說是我和很多人一起完成的作品。搞創作絕對不要局限自己,應儘量多作嘗試,才能不斷製造新鮮感。」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