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家庭,你怎麼選?」這是每個女性都會遇到的問題。
對於從中國來到新加坡的女性而言,這個問題尤其現實,甚至殘酷。
大部分女性,在來新加坡之前,都有著自己或熱愛,或擅長,或體面,或穩定,或高薪的工作。 來到新加坡後,一部分女性,為了支持先生事業和照顧孩子,選擇了暫時回歸家庭。但在她們的內心裡,回歸職場的火苗從未熄滅,很多人都計劃在孩子大點後重返職場。
另一部分女性,則選擇了juggle two balls,在努力照顧好家庭的同時,也希望能在職場上乘風破浪。
正如中國女演員姚晨在星空演講里說道的:女性努力工作和當好媽媽並不矛盾。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雖然在現實中面臨著各種職場瓶頸、限制和困境,但這並未阻擋女性實現自我的動力。而關鍵路徑就是投資自己的成長,保持持續學習。
當面對自我投資時,你會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女性正在選擇通過攻讀MBA,來豐富知識,升級認知,提高學歷,拓展人脈。
很多媽媽會問,我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讀MBA,應該怎麼辦?
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3位新移民媽媽的故事,或許在她們身上,你會發現自己的影子,受到啟發和鼓舞。

Amanda
家庭主婦
2015年來新加坡
兩個孩子的媽媽
我始終知道,家庭主婦不應該是我唯一的標籤。孩子在成長,我也需要成長。我想一直成為孩子的榜樣,亦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的老大今年8歲,老二不到2歲。在中國時,我也有一份體面的工作。
7年前,因先生工作原因舉家來到新加坡。當時因為先生的事業發展正在關鍵期,孩子又小,我不得不選擇退居後方,照顧家庭。但我始終清楚:家庭主婦不應該是我唯一的標籤。現在孩子慢慢長大,我開始實施重返職場的計劃。
計劃的第一步,就是給自己全面充電。我在中國做的是市場相關的工作,離開職場快7年,雖然一直在保持學習,但多多少少對現在的行業發展和商業運行有些陌生了。在綜合對比之後,我決定申請非全日制的MBA項目。
一方面,這個專業可以幫助我更全面的建立商業和管理的知識框架,更新我老化的認知體系;另一方面,兼職的項目能讓我在目前的階段更好的兼顧孩子和學習。當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學歷,是一塊很好的職場敲門磚。

Sherry
Sales Manager
2008年來新加坡
三個孩子的媽媽
最好的投資是教育。年輕時因為家庭和工作原因,擱置了繼續深造的計劃。現在孩子大點了,自己的事業也亟需突破瓶頸,是時候在教育方面投資自己了。
當年來新加坡的時候,我才22歲,風華正茂。現在已經是三個神獸的老母親了。我是在新加坡認識的我的先生,結婚生子,然後就紮根這裡了。
父母對我從小的教育就是要做獨立女性,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邊上班,邊拉扯三個娃,真是一把辛酸淚。現在最小的娃已經上幼兒園了,我也算是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了。
我在國內讀的大專,在職業發展上可謂是「野蠻生長」,一路以來都是做銷售,現在是sales manager,帶4個人的團隊。自己單槍匹馬乾的時候還好,可自從開始帶團隊,就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知道怎麼管理團隊,怎麼激勵下屬,常常壓力山大。
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有繼續深造的願望,既想彌補學歷上的不足,也想系統化的學習。我的Director也是一位女性,她建議我讀MBA。因為她自己10年前就讀了MBA,對她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幫助很大。在得到家裡隊友的支持後,我也踏上了MBA之路。

Christina
計劃創業
2017年來新加坡
一個孩子的媽媽
我始終知道孩子和老公不應該是我人生的全部,我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精彩。來到新加坡後,我一直想再次創業。但缺乏企業管理的系統知識。重新上路前,我要先把這一短板補齊。
我在國內的時候,其實是有家自己的小公司的。2017年,先生外派到新加坡,考慮到孩子教育大事,加上公司業績一般般,所以就把公司轉讓,全家搬到了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這5年,我也陸陸續續工作過。我始終知道,孩子和老公不應該是我人生的全部。我應該追求屬於自己的精彩。今年孩子終於讀小一了,我開始計劃自己創業。
相比於上班,我覺得自己更適合做生意。但我是理工科背景,對企業管理其實並不擅長,這也是為什麼當時在中國的公司管理得不是很好的原因。
二次創業,當然要萬事俱備。我先生是在外企做高管的,他覺得我應該先讀個管理類的專業,熟悉一下現在商業世界的運行規律,建立管理的基本邏輯和素養。所以攻讀MBA就成了我再次踏上創業路的第一門功課。
對於新移民而言,在新加坡選擇適合自己的高含金量的MBA項目並非易事,需要綜合考慮申請門檻、學歷要求、成績要求、學習語言、時間成本、學費投入和課程體系等各種因素。
2022年,暨南大學新加坡中文MBA項目在新加坡啟動,為有志於攻讀名校MBA項目的人士提供了更多可能。

暨南大學新加坡中文MBA項目
暨南大學新加坡中文MBA項目是暨南大學MBA在新加坡的教學項目,由暨南大學管理學院與南洋國際商學院(NIBI)合作舉辦。
項目面向華僑、港澳台地區人士和外籍人士招生,實行「申請審核制」,免參加中國的MBA聯考(考研),無英文成績入學要求。項目在新加坡招生和授課,中文教學,2年學制,在職學習,畢業後授予暨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和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學歷學位在中國及海外均受認可。
學校實力
JINAN UNIVERSITY
百年名校
211工程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華僑最高學府
人才輩出的全球「華僑最高學府」
暨南大學被譽為「華僑最高學府」,在全世界華僑界具有廣泛影響力。它始於1906年清政府為南洋僑生歸國求學所創立的暨南學堂,是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
建校逾百年,學校始終秉承「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辦學方針,培養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70多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各類人才40餘萬人,堪稱桃李滿天下。
中國國務院原副總理吳學謙、李嵐清,著名僑領、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李光前,泰國議會原主席、原副總理許敦茂,中國兩院院士譚其驤、鄧錫銘、侯芙生、曾毅,以及近年來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和東南亞許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學不同時期的傑出校友。




左右滑動查看:穿越百年,弦歌不輟的星洲暨南人
照片來源:新加坡暨南校友會
「211工程」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暨南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有著重要地位。1996年6月,暨南大學成為全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2018年10月,習近平主席蒞臨暨南大學視察並發表重要講話,希望暨南大學堅持辦學特色,把學校辦得更好,為海外僑胞回祖國學習、傳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條件。
2019年8月,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共同建設暨南大學。2022年2月,學校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百年商科底蘊,AMBA和BGA雙認證
始有暨南,便有商科。早在1918年,暨南大學就開始設立商科,是中國最早開展商科教育的國立高等學府之一。商科一直是暨南大學引以為豪的強勢學科。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科位列中國一流學科前5%。1993年,學校成為中國華南地區最早開辦MBA教育的院校,率先實行了領先的「三三制」商科教學模式。
暨南大學MBA項目獲得全球最具權威的管理教育體系AMBA認證和BGA(金牌)認證,曾被《福布斯》(Forbes)雜誌評選為「中國最具價值在職MBA項目」。

添加項目組老師微信,預約一對一諮詢

項目特色
JINAN UNIVERSITY
面向港澳台僑外招生
六大優勢助力自我提升職場進階
面向港澳台僑外招生
該項目在新加坡面向華僑、港澳台地區人士和外籍人士招生。對於在新加坡的中國人(持PR、EP、SP、WP、DP、LTVP、陪讀簽證等有效身份和准證),符合海外居留年限要求者,均可以華僑身份申請該項目。
01雙證文憑全球認可
畢業授予暨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和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學歷學位全球認可,在新加坡亦可作為申請工作準證、永久居民身份的學歷證明。
02免中國MBA聯考
以港澳台僑外身份申請該項目,免參加中國MBA聯考。考生報名並提交申請材料,審核合格者,可徑直參加面試,擇優錄取。
03無英文成績要求
作為中文MBA項目,該項目無GMAT/GRE、雅思/托福等成績要求,能夠有效減輕備考壓力,避免因考試失敗而錯失申請機會的風險。
04大專文憑可申請
越來越多高校正在提高MBA項目的申請門檻。該項目面向大專及以上文憑持有者開放,對於想通過深造提升學歷的人士是難得的窗口期。
05以中文形式授課
項目以中文授課,對於以中文為主要語言的申請者,能更好地提升學習效率,更快地消化和吸收課程內容,獲得更優的投入產出比。
06非全日制在職讀
項目學制2年,不脫產在職學習,不影響學員現有的職業規劃。採用集中授課模式,主要在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授課,對在職人士時間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