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2月房地產市場因為假期而交易淡靜,非有地私宅的轉售量比11月下滑10.4%至743個單位,不過,轉售價則連續五個月攀升,環比上揚0.5%。
中檔私宅12月轉售價增0.6%
預估數據報告顯示,本地私宅轉售價持續攀升,與2022年相比,2023年全年價格增幅達7.5%。
去年12月,轉售價格攀升主要由代表其他中央區(RCR)的中檔私宅支撐,這一區的轉售價增長0.6%,而中央區以外(OCR)的大眾化私宅,以及核心中央區(CCR)的高檔私宅的轉售價則分別下滑1.2%和0.5%。
由於其他中央區內沒有新項目推出,買家因此選擇進入轉售市場,進而推高中檔私宅的轉售價,尤其是第三區(女皇鎮和中峇魯)占了最大的交易比率,平均尺價為2109元。
四季園(Four Seasons Park)的一個單位以1250萬元轉手,是去年12月最高的轉售價。吉寶灣麗珊景(Corals at Keppel Bay)840萬元的成交價是中檔私宅之冠,而御品居(The Trilinq)則以400萬元成為大眾化私宅中最高的轉售價。

大眾化私宅占12月轉售量逾半
在轉售量方面,去年12月的轉售量比11月少10.4%,中央區以外的大眾化私宅占超過一半的轉售量,約三成交易是中檔私宅,而核心中央區內的高檔私宅交易量占17.3%。
去年12月的轉售私宅買家,近83%是新加坡公民、15.7%是永久居民、八個外國買家當中,七個來自美國和一個來自中國。
非有地私宅全年轉售量減15%
非有地私宅去年全年的轉售量約1萬零166個單位,比2022年少約15%。轉售量下滑或與高利率和轉售價不斷攀升有關,令對價格敏感的買家卻步。
樓花轉售(sub-sale)占12月整體轉售量的13%,比11月高1個百分點。樓花轉售指的是在項目未完工前的二次交易。
新私宅價格和樓花轉售價在去年12月有25%的價差,加上2023年有1萬9000個非有地私宅完工,給那些急需搬進新住所的買家提供了大量的選擇。
今年非有地私宅的轉售價升幅會放緩到3%至5%。
在新私宅銷售的競爭下,預計今年私宅轉售價的漲幅會比去年來得緩和。此外,今年會有較少的項目取得臨時入伙證(TOP),這將導致轉售量下跌,預計今年的私宅轉售量會介於9000至1萬1000個單位。
利率可能在今年下降,使到買家的借貸成本減少,這或許會提振私宅的需求。不過,預測,非有地私宅的轉售價升幅會比2023年的7.5%少,只有約4%至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