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集團一份數據報告顯示,由於前期承諾過高和供應緊張,新加坡金融區的甲級寫字樓租金今年將上漲8%,到2020年將再上漲5%。

新加坡的房地產服務公司和金融投資公司還預計,2019年至2021年,新辦公室的供應量將達到平均每年61.4萬平方英尺(約合5.7萬每平方), 占辦公室總存儲量的2%,而過去5年為5%。高力集團指出,這將會導致2019年-20121的辦公室供應的緊張。
此外,新加坡金融區的六個微型市場中,珊頓大道和丹戎巴葛的租金在三五年可能增長速度最快,會再次推動金融區寫字樓開發與重建的熱潮。

高力集團表示,2016年至2018年的盛輝大廈、國浩大廈、UIC大廈等這類的新大廈提升了金融區的形象以及租金。由於業主們採用了市建局的獎勵計劃,他們也暫時停止了對現有辦公大廈翻新計劃,從而也會維持租金的上漲趨勢。
報告還指出了,TMT產業(技術、媒體和電信)對柔性室辦公空間需求的增長,占2018年、2019年迄今寫字樓凈吸納量的大部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以來,柔性辦公空間寫字樓儲存量增加了兩倍多。
珊頓路和丹戎巴葛地區的TMT和柔性辦公空間占市場份額很高,分別占用甲級微型寫字樓市場的21%和6%。

高力集團對另外五處微型市場包括萊佛士坊、新市中心、美芝路、政府大廈與烏節路地區進行評估研究。研究還考慮到了現有產業集群性、辦公室庫存的實用性、可達性和租金等因素。
考慮到新加坡做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金融服務業占據了整個CBD寫字樓的42%,其他相對較大空間使用用戶分別為:專業服務類15%、TMT12%、能源服務和大宗商品為9%。
高力集團新加坡研究主管表示,新加坡CBD寫字樓的需求歷來就具有廣泛的基礎,主要受到金融服務、專業服務、能源和物流等核心領域的推動。然後近年來,科技公司和柔性辦公空間運營商占據了大量的辦公空間,我們估計這類企業在2018已占有75%的凈吸收量。預計這類產業會再次推動新加坡寫字樓市場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