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一個文化大熔爐,剛來這邊生活的人常常有這樣的體驗:
來新加坡第一天,操著濃重的鄉音~ 來新加坡一個月,口音稍稍變了。
來新加坡一年?!你的母語會受到挑戰,完全被Singlish帶!跑!偏!

是的,作為最具新加坡特色的文化現象之一,Singlish的精髓就在於:在英語的發音下,用華文的語法思維~混!著!說!

不僅如此,裡面還會夾雜著粵語、閩南語、馬來語等,簡直就是各方語言的大融合,比如:

—They never study meh?
難道他們不學習嗎?(粵語:咩?)
—Walau! So stupid one!
(閩南語:哇!)好笨的!
「My Mandarin very good,Don『t play play ah」
(我華語非常的好,別想玩我哈~)

是不是覺得Singlish如此熟悉呢?因為很多是按照華文語法直譯過來的!
當然,新加坡人也說華語,不過就像Singlish一樣,他們說的是新加坡式華語

比如…
紅綠燈不叫紅綠燈,他們說「紅青火」; 「馬達」,其實是馬來語裡的「警察」;
還有「燒水」不是一個動作,而是指的熱水; 「打火」的意思,其實是消防; 「睡查某」,竟然是「美女」的意思;

如果沒有深入了解過當地文化,一個中國人是聽不懂這些新加坡式華語的。 另外,在華文的讀、寫方面,新加坡年輕人們也是慘不忍睹。
。

街頭採訪中,主持人考驗路人「雞翅膀」怎麼寫,沒想到竟全部落敗。

左邊的小哥寫不出來,直接用拼音了。右邊的小哥不僅把「雞」寫成了「鳥」,無奈之下畫了個翅膀表示,最後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新加坡年年都有華語推廣運動,然而推介會上,竟出現了這樣的「錯別字」 看完不免令人嘆息!
新加坡人的華語水平越來越差是不爭的事實,定居在獅城的華人父母們也原來越焦慮:小朋友要如何在雙語甚至是多語環境中學好華文?

他們在學校以及家以外的其他環境,更多接受的是英語、馬來語的薰陶,只有在家說中文,那會不會出現華語越來越差,甚至多種語言都學不精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