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的三、四房式組屋,也可能改裝成雙鑰匙單位。(聯合早報)
當局的下一個隱憂?
「雙鑰匙(dual key)」單位一般指的是分成兩個獨立單位的住宅,一般出現在公寓項目,為數不多。
較不為人知的是,建屋發展局早在1980年就曾在碧山、淡濱尼和義順等地興建過367間多代同堂雙鑰匙組屋。
但時至今日,組屋屋主也開始對這種相對罕見的布局產生興趣,將自己的組屋「改裝」成雙鑰匙單位,即使是三、四房式等較小型的組屋,都可能這樣改裝。
這樣的布局雖然能為想出租房間的組屋屋主提供更大的靈活度,但分析師預計,這種設計一旦普及,還可能推高大型組屋、乃至百萬組屋的需求。
面積較小的組屋如何採用雙鑰匙格局?
要將一般組屋改裝成雙鑰匙格局,一般需要增設隔牆,以及安裝不同的入門處,隔出兩個獨立套間。
Goodman Interior市場發展總監Dawn Tan接受《商業時報》訪問時說,一間組屋是否適合改成雙鑰匙格局,主要取決於組屋原有的布局,以及屋主如何使用組屋空間。
一般來說,最適合改裝成雙鑰匙格局的組屋大門都偏向組屋中間,兩個衛浴室則在組屋兩側。
設計師Khai Toh也告訴《商業時報》,最容易採用雙鑰匙格局的組屋包括本來就由兩個組屋單位打通而成的「霸級組屋」(jumbo flats),即將在加冷-黃埔一帶推出的「白色組屋」也可能適合這樣的格局。
但即使是一般的四房式組屋,在室內設計師的巧思之下,也可以分為約750平方尺和350平方尺的兩個隔間。

在組屋大門之後裝置兩扇門,並砌牆隔開內部空間,一間四房式組屋就能改裝成包括大小套間的「雙鑰匙單位」。左邊的平面圖是組屋原有的布局,右圖則是改裝後的布局。(建屋局/Goodman Interior)

分隔出來的大套間能容納整個廚房與飯廳。(Goodman Interior)

小隔間的房門直通組屋大門,並採用較容易移動的家具,以便在家具損壞或更換租戶時替換。(Goodman Interior)
房地產經濟告訴《商業時報》,類似的小隔間能提供更多隱私,面積也比一般組屋臥房大,租金可能介於1800元到2500元之間,比組屋臥房的750元至1200元來得高。
Dawn Tan說,這樣的布局受兩種屋主歡迎:想租出部分空間的40多歲單身屋主,以及跟成年兒女同住,想將整套組屋出租給兩名租戶的年長屋主。
分析師提醒,將組屋分隔成雙鑰匙格局出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
由於必須為兩個「單位」的大門預留門廳空間,還需要增設兩個小型廚房,雙鑰匙格局難免會浪費一定的空間;
裝修成雙鑰匙單位的組屋在計算水電費時仍只視為一個組屋單位,若租戶不節約使用水電,屋主可能要負擔更高昂的水電費;
售賣組屋時,屋主必須另外花錢將組屋裝修成原來的格局,除非買家願意接受雙鑰匙格局。

室內設計師在這間三房式組屋裡裝置隔板,方便屋主出租隔間。(Marcus Lim)
這樣改裝組屋,是否需要遵守某些規則?建屋發展局在回復《商業時報》的詢問時說:
一般來說,屋主可以按照生活方式所需以及喜好,在組屋內裝置隔板或隔牆。但是,屋主必須確保裝修工程符合建屋局的指導原則,也必須獲得相關許可證,才可動工。
此外,欲出租組屋或臥房的屋主也必須獲得建屋局批准,並遵守相關條件,如滿足最低居住年限(MOP)和租戶頂限等。
但這類「雙鑰匙」單位令當局最頭痛的一點,可能還不是裝修。
橙易集團首席研究與戰略總監孫燕清認為,這種組屋布局可能促使買家選購較大型的組屋,以便將其分隔開來,出租「兩間」組屋,進而使百萬元組屋交易增加。
「由於這些較大型的組屋屋齡也較大,較舊組屋以百萬元轉手的交易將會增加。」
政府8月19日深夜宣布,即日起把建屋局房貸的貸款與估值比率(Loan-To-Value,簡稱貸款比率,LTV)頂限調低,同時調高額外安居津貼(Enhanced CPF Housing Grant,簡稱EHG),正是為了應對轉售組屋市場的漲勢。
將組屋改裝成雙鑰匙格局目前雖然尚屬罕見,但日後會不會成為當局必須關注的另一個趨勢,值得我們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