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Weave Suites - Midtown的大廳。[圖片: Samuel Isaac Chua/The Edge Singapore]
新加坡(EDGEPROP)- 總部位於香港的住宿供應商Weave Living於3月8日在Jalan Sultan 33號正式開設了Weave Suites - Midtown,這是一個擁有65個房間的服務式公寓物業。這是Weave在香港之外的第一個海外項目。新加坡將成為其在亞太地區擴展足跡的啟動平台。
該物業是對前四葉草酒店(Hotel Clover)的翻新,橫跨Jalan Sultan沿線的17間兩層樓高保留性店面房。2022年3月,Weave Living和新加坡上市房地產開發商SLB Development以80:20的合資方式,以7480萬新元收購了這家前酒店。
據創始人兼集團執行長Sachin Doshi稱,Weave Living持有該物業的大部分股權。Weave Living還負責將前酒店重新定位並改造成服務式公寓。Doshi補充說,它也將是該資產的運營商和管理者。

Doshi:Weave Living的針對的是高端住宿市場。[圖片:Samuel Isaac Chua/The Edge Singapore]
Weave Suites - Midtown採用了細緻入微的色調和材料選擇,與Weave Living在香港大部分物業的設計選擇相呼應,如溫暖的大地色系、深色木材、單色的瓷磚地板和光滑的大理石台面。它還設有居民設施,如共享社交空間、健身房、設備齊全的公共廚房、會議室和工作空間。
"我們關心我們物業的設計,並優先考慮創造人們會感到自豪的空間,"Doshi說。"但我們也認識到一個事實,即我們的設計必須與本地社區相聯 - 要適合磅格蘭地區的社區環境。」
他指著由LabFiveSix的本地藝術家Ben Qwek創作的兩層樓高的戶外壁畫,描繪了一位身著傳統紗籠卡巴耶(sarong kebaya-clad)的女士從霹靂州(Peranakan)的後院望向蘇丹清真寺(Sultan Mosque )。Doshi說,它捕捉到了該地區的歷史傳承和活力。
進入新加坡市場
Weave Living成立於2017年,旨在創造 "無憂無慮的城市生活體驗",Doshi說。"我們希望在人們想要生活和工作的中心位置,周圍有良好的社會基礎基建和便利設施,」,他說。

僅供居民使用的底層休息室和社交空間。[圖片: Samuel Isaac Chua/The Edge Singapore]
新加坡是Weave Living亞太擴張計劃的自然選擇。"我們希望在全球人才聚集的門戶城市占有一席之地。就東南亞地區而言,新加坡是我們在香港取得成績後的一個自然步驟,"Doshi說。
他說,每一個地方都推動了Weave Living房產的特點,就像位於Kampong Glam的Weave Suites - Midtown的情況一樣。這些物業通常位於黃金地段和社區。例如,在香港,Weave Living的物業位於啟德、紅磡、太子和半山的熱門住宅區。
Weave Living在香港有9個物業,其三個住宿品牌有近1500個單位 - Weave Studios(專注於經濟型單人公寓)、Weave Residences(迎合傳統租賃市場)和Weave Suites(服務式公寓)。
Doshi說:"從產品定位的角度來看,我相信我們現在並將繼續定位在高端住宿市場"。

其中一個290平方英尺的花園套房帶有戶外露台。[圖片: Samuel Isaac Chua/The Edge Singapore]
他補充說,鑒於新加坡近幾個月來住宅租金的激增,現在是在新加坡推出的好時機。
Doshi選擇Weave Suites作為進入新加坡的品牌,因為他覺得高端服務式住宅領域 "服務不足"。他補充說。"提供服務式公寓是滲透市場的自然方式,因為這是Weave Living的DNA,也是我們所擅長的。"
該公司還認為,Weave Suites - Midtown的單人和雙人套房以及閣樓單元的組合將引起尋求長期租賃的外籍人士和本地人的共鳴。
Doshi說,Covid大流行改變了人們對其家庭和工作場所的看法。他補充說,人們更注意他們的日常通勤,對靈活的工作安排有根深蒂固的偏好。"他說:"租賃一個美麗的空間來工作、生活和娛樂更有吸引力。
有六種單位類型可供選擇
Weave Suites - Midtown提供六種不同的單位類型和配置。其唯一的單人單位是120平方英尺的城市套房(Urban Suite),有一個65平方英尺的私人戶外露台。雙人居住的單位類型包括160平方英尺的天窗套房(Skylight Suite)和180平方英尺的高級套房(Premium Suite),配有基本設施。

385平方英尺的閣樓套房,配有小廚房和閣樓床。 [圖片:Samuel Isaac Chua/The Edge Singapore]
較大的單位配有較大的個人生活空間,設計上比小的單位更加自給自足。例如,275平方英尺的單臥室套房有一個帶沙發的生活區,一個小廚房,一個冰箱,一個洗衣機/烘乾機,一個餐桌和椅子,以及一個65平方英尺的私人戶外露台。
290平方英尺的花園套房(Garden Suite)具有相同的生活區設施。它沒有餐桌和椅子,但有一個90平方英尺的私人戶外露台作為彌補。
唯一的閣樓式單位是385平方英尺的閣樓套房(Loft Suite)。它的布局更加緊湊,下層有冰箱、小廚房、室內洗衣機/烘乾機、餐桌和椅子。
據Doshi說,天窗(Skylight Suites)和高級套房(Premium Suites)只需要至少住六晚,而其他套房則需要至少住一個月。租金價格為每晚180新元或每月2520新元。
"到目前為止,這個房產得到了當地人的熱烈響應,與新加坡人傾向於迴避租房的傳統觀念相反," Doshi補充說:」這可能預示著這裡的當地人的住宿態度開始發生轉變。作為一個品牌,我們的目標始終是走在市場動向的前面。"

一室一廳套房的廚房和生活區。室外露台與獨立臥室相連。 [圖片:Samuel Isaac Chua/The Edge Singapore]
在Weave Suites - Midtown簽約的租戶中,本地人和外籍人士各占一半。到2月底,約50%的單位已經預租,Doshi預計該物業將在本月底完成100%的出租。"他補充說:"由於這是我們在新加坡的第一個項目,我們希望能加快該物業單位的出租速度。
以資產為核心的增長
Doshi承認,新加坡的靈活居住區競爭非常激烈,一些由酒店業支持的品牌已經根深蒂固。
業內一些知名的酒店管理公司包括凱德投資(CapitaLand Investment)的雅詩閣(The Ascott)、遠東酒店管理公司(Far East Hospitality,)、UOL集團(UOL Group)的泛太平洋酒店及度假村(Pan Pacific Hotels ),以及Frasers Property的Frasers Hospitality。
已在新加坡建立業務的初創聯合生活運營商包括Cove、Hmlet和The Assembly Place。
"我相信,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以及服務的一致性,將決定消費者會支持哪些品牌,"Doshi說:」我們還寄希望於我們在香港的現有客戶群,他們了解我們的品牌,並希望在我們進入新市場時與我們有聯繫。"
雖然該公司計劃擴大其區域性業務,但它打算專注於收購優質資產,而不是實現規模化,Doshi說:」我寧願業務在五個超一流的地點,也不願意為了更廣泛而在20個地點。"

由LabFiveSix的當地藝術家Ben Qwek繪製的壁畫,描繪了一位身穿傳統紗籠Kebaya的女士。[圖片:Samuel Isaac Chua/The Edge Singapore]
因此,該公司表示,隨著公司的發展,它不會在新加坡追逐一個目標數量的房產。此外,Weave Living將繼續專注於資產增長。"我們不是一家輕資產公司,從根本上說,我們正在尋找機會,擁有適合我們的房產,"Doshi說。
"擁有房地產始終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因為我相信我們通過我們的產品設計、場所建設以及持續的服務和運營為房地產增加價值,"他補充說。
但Doshi認為,新加坡的酒店業 "過於繁榮"。他指出:"某種程度的理性不會傷害市場。」
同樣,最近私人住宅租金的激增也削弱了新加坡對香港的競爭優勢。"現在,新加坡的租賃市場並不健康,"Doshi說:」任何房東或租戶占據過多優勢的情況對市場都是不健康的。"
有針對性的收購機會
Weave Living將專注於穩定其在新加坡的唯一資產,但Doshi表示,公司的收購團隊一直在尋找機會。
最近,Bugis-Beach Road地區的翻新和重建工作引發的反響,引起了他的興趣。然而,他想探索其他受歡迎的住宅區,如唐人街(Chinatown)、花拉公園(Farrer Park)和River Valley。

Weave Suites - Midtown的其中一個休息空間。[圖片: Weave Living]
"我們想成為人們想要居住的地方;這很直接,"多希說:」而想住在市中心的人希望有便利性和更短的通勤。因此,我們將專注於這些黃金地段。"
該公司下一步想把它的Weave Studios品牌帶到新加坡。"我們現在正在積極尋找機會,試圖找到適合Weave Studios品牌的物業" Doshi說。
據此,Doshi說,該公司希望在未來幾年內確保在新加坡有一個更強大的市場存在,擁有超過500個單位的組合。
Weave Living希望進入的亞太地區其他門戶城市包括日本的東京和大阪、韓國的首爾,以及澳大利亞的雪梨和墨爾本。"我們希望將我們的努力集中在大型國際中心,"Doshi說。
Weave Living將在未來四個月內開設四個新物業 - 其中三個在香港 - 並進入一個新的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