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兩個月的阻斷器,在新加坡的你怕是憋壞了吧?

6月2日,新加坡政府正式宣布「解封」,於是,在家無聊到長草的你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做起了各種出門規劃。

你拿起手機,想要搜索去哪裡玩兒,結果一打開手機,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你不以為然,認為這都是川普作出來的,不過是個偶發事件。繼續往下刷手機,你又看到了另一條新聞:

你的心裡開始有些微微發慌,韓國不是控制得挺好的嗎?怎麼也反彈了?不過只是首都圈,應該不嚴重吧。定了定神,你繼續刷手機,又看到了下面這條新聞:

什麼?連日本都反彈了?兜頭一盆涼水扣下,這下,你徹底慌了,出門的心情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瑟瑟發抖。

這麼多國家解封后都出現了疫情反彈的情況,新加坡不會步他們的後塵吧?
你猜猜看會不會?
01. 我彈,我彈,我彈彈彈
解封后疫情出現反彈,這並不是某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個例。
全球矚目的中國抗疫行動曾伴隨著武漢的病例清零與城市解封取得過里程碑式的勝利。然而,好景不長,位於東北的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在解封后相繼出現新的感染者,疫情出現反彈。

新冠疫情生存力強,傳播力強,全球抗疫行動中,曾經成功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國家和地區在解封后,或多或少都上演過「我彈,我彈,我彈彈彈」的劇目。
先從德國說起。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
4月中旬起,隨著德國疫情形勢趨緩,再加上德國多地爆發示威遊行,民眾抗議防疫限制措施過於嚴格,要求儘早重啟經濟與社會生活,因而德國政府宣布將分階段復工,從4月20日起,分批開放餐館、電影院、體育場、教堂等公共場所,逐步放寬防疫限制措施。

德國民眾抗議遊行
「我們實現了延緩病毒擴散的目標,我們的公民採取了負責任的行動,拯救了他人的生命。」
5月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德國新冠大流行的第一階段結束,各州將進一步放鬆限制性措施。此後,全國商店重新營業、學校複課、德甲也準備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複賽。

然而在默克爾講話後不到三天,德國疾病防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報告顯示,德國的新冠病毒感染率正在上升,連續兩天超過1。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是德國逐步開放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
隨後,肉聯廠成為了德國疫情反彈的重災區。德國《明鏡》周刊表示,德國各地多家屠宰肉聯廠員工中出現集體感染,這給剛剛解封的德國社會投下了重磅炸彈。在德國巴符州米勒肉類公司,有約400人感染新冠病毒,全德國肉聯廠感染人數已超過1000人。

這些肉類加工廠有大批來自東歐的工人,他們平時同吃同住,同乘班車上下班。許多媒體稱,這些外籍工人的生活「如同奴隸一般」。德國綠黨議會黨團主席霍夫萊特要求政府介入調查,「這樣剝削式的企業經營模式現在必須結束」。

等等!這熟悉的感覺是怎麼回事?
「外籍工人」「同吃同住」「奴隸一般」,怎麼跟新加坡的外籍勞工有異曲同工的感覺?
不了解前因後果的朋友可以看這篇:《新加坡外籍勞工:是我們不配嗎?》
不只是肉聯廠,據法新社報道,法蘭克福一座教堂於5月23日起暴發集體感染事件,截至5月26日已超過40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由於感染突增,德國多州被迫回調措施,推遲部分地區的開放計劃。德國聯邦政府還與各州政府於5月26日達成協議,將防控新冠疫情的社交限制措施由6月5日延長至6月29日。
正在遭受制裁的伊朗也沒能倖免。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
由於擔心經濟崩潰,正在遭受制裁的伊朗一直沒有實施「封城」措施。隨著確診人數增長放緩,4月11日起,伊朗重新開放了低風險地區的商業活動,德黑蘭地區於4月20日復工,政府還計劃在齋月後在全國範圍內重新開放宗教場所的室外空間。
但到5月6日,伊朗連續五天單日新增確診超過1200例,比此前一周上漲近10%。5月11日,伊朗新增確診1683例,為開放商業活動以來的最高漲幅。然後,單日確診人數一路走高,幾乎又回到了最嚴重的的時候的狀態……

伊朗阿瓦士醫學院官員指出,從4月11日開始,伊朗的感染率就開始逐漸回升。胡齊斯坦省省長沙里亞提(Gholamreza Shariati)也表示,由於越來越多的居民不再遵守社交距離規定,該省的新冠確診病例上漲了三倍,住院接受治療的患者人數上漲了60%。
5月10日,伊朗西南部胡齊斯坦省宣布將對該省的九個市鎮重新實施限制性措施,關閉政府機構、銀行和非必需商業場所,同時限制民眾出行。
以色列的情形也並不樂觀。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
早期,以色列政府積極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病,迅速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鎖,並對非必要的工人實施宵禁,因此有效地防止了病毒的廣泛傳播。5月起,隨著新增確診人數增長趨於平穩,以色列放鬆了對酒吧和餐館的限制,此外衛生部還放寬了對公共運輸工具的限制,允許公交車的載客率在75%以下運行。

耶路撒冷中央汽車站的人流

耶路撒冷市內公交
據YnetNews最新報道,正是由於以色列放寬對公共運輸的安全措施,導致疫情出現抬頭的情況。6月2日,以色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加了116例,是5月1日以來最大單日增幅,疫情出現明顯反彈。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近日以色列中小學校確診病例增加明顯,當地一所中學有104名學生和15名工作人員確診。以色列衛生部於5月30日宣布,將關閉出現新病例的學校。
早早復工復產的黎巴嫩疫情也出現了反彈。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
4月21日,黎巴嫩首次出現確診病例零新增。4月下旬,黎巴嫩政府決定縮短宵禁時間,分別從4月27日、5月4日、11日、25日、6月8日開始分五個階段逐步恢復經濟活動。
4月16日至5月6日新增病例數量均在10例以下,但5月7日起,新增病例有所反彈,如今形勢不容樂觀。
黎巴嫩總理迪亞卜隨即在5月12日宣布,從5月13日晚7時至18日早5時徹底「封國」,政府將重新審視4月27日開始的復工復產計劃,關閉所有公私機構,醫院和食品生產製造企業等除外。

……
還有很多國家和地區在開始解封后都出現了疫情反彈的情況,篇幅原因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總結一下以上幾個國家疫情反彈的主要原因:
德國:沒有繼續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外籍工人聚集性傳染
伊朗:開放部分地區商業活動
以色列:放寬了對公共運輸工具的限制
黎巴嫩:分階段逐步恢復經濟活動
02. 日本和韓國的作業抄不成了
你可能會說,那些國家離我們太遠了,不是歐洲就是中東,還有非洲的,不具備什麼參考價值吧。
那不妨來看看鄰近的日本和韓國。
2月下旬,韓國新天地教爆發大規模集體感染事件,全國確診人數一度位居世界第二。

韓國從來沒有實施封城措施,而是依靠積極的跟蹤和測試來避免病毒擴散。由於防疫部門果斷採取「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政策,大範圍進行病毒檢測,以及民眾積極參與配合,疫情蔓延形勢迅速得以控制。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
4月中旬起,韓國各個公共場所陸續放開限制。由於疫情防控形勢趨穩,韓國5月6日進入「生活防疫階段」,取消各種公共設施的使用限制,市民逐漸回歸日常生活。並且宣布高三學生5月20日率先返校上課,高二、初三、小學一二年級、幼兒園5月27日依次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