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會不會從新加坡攻陷全世界?
源於武漢的新冠病毒,截止11日,中國以外24個國家累計確診395例。其中有570萬人口的新加坡,確診45例。排到了中國以外確診人數的第二位,僅次於日本。
隨著新加坡確診人數逐日遞增,新加坡民眾也開始恐慌。更出現了囤積食物的搶購潮,一些可儲藏的食物,都被搶空。
2月8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針對新冠病毒發表了電視講話。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顯龍似乎對新加坡的疫情很不以為然。
李顯龍演講的大致意思是:新冠病毒,除湖北以外,死亡率僅0.02%,比流感0.01%的死亡率略高一點,遠低於非典時期的10%。
所以新加坡暫時還沒有興師動圍堵病毒的打算。如果在未來病毒真的發生了一定規模的爆發,也建議早期患者都在家裡隔離,把有限的醫療資源讓給危重患者。 此番言論一出,輿論譁然,大家都表示有點看不懂,更有幾分擔憂。

圖:李顯龍電視演講
面對新冠病毒,美國、日本、義大利等國,早已如臨大敵。那新加坡何以如此淡定呢?我們先來看看新加坡該不該懼怕這個病毒。
雖說病毒死亡率低,但畢竟目前還沒有特效藥。武漢從幾十例到幾萬例,用時不到一個月,病毒蔓延速度之快超乎想像。
若疫情爆發,絕大多數患者治癒至少需要半個月以上的周期,會消耗巨大的社會醫療資源,治癒成本極高。
新加坡確診人數同總人口的比例,基本與中國成都市的指數持平。新加坡確診45例,死亡0,治癒7例,治癒率僅16%,遠低於成都33%的治癒率。
顯然在治癒率上,新加坡並沒有太多話語權。而成都市早已啟動了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更對境內所有小區實行了嚴格的封閉管理。
從以上信息來看,沒有一個國家或城市不懼怕這個病毒,新加坡肯定也不具備免疫力。
大敵當前,那為什麼新加坡要表現得無所謂的樣子呢?筆者認為主要基於以下三個原因:
1,小國的無奈
其實新加坡屬於是內心恐慌,外表淡定,實則是一種無奈。新加坡雖然經濟發達,但終歸是個彈丸之地,其缺少應對大型危機的戰略腹地和縱深。 武漢疫情嚴重,中國可以封閉武漢、甚至整個湖北省,將主要的傳播源先封閉起來。
然後再集全國之力增援武漢,一步步將病毒範圍縮小,最終達到全殲的目的。
這是大國的優勢,不會因為一個角落的淪陷,導致整個國家崩盤。 若新加坡也採用中國式的應對方案,讓老百姓都呆在家裡隔離,整個國家就會完全停擺。其勢必造成民眾恐慌,形成大量搶購與擠兌,也將同樣面臨醫療物資被社會大眾占用,出現醫用物資緊缺,甚至醫療系統癱瘓的可能。
關鍵是新加坡一旦陷入這種狀況,根本得不到外部的大力增援,整個國家很容易陷入經濟和社會的癱瘓。
這樣的代價,對於新加坡這種靠第三產業發展的小國家來說,是致命的。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恐慌的出現,新加坡表現出了無所謂的淡定。
2,新加坡的優勢
淡定歸淡定,那萬一新加坡沒有控制好疫情,其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武漢?筆者認為,疫情在新加坡爆發的可能性應該較小。
首先,已經有武漢的前車之鑑,新加坡只是表面淡定,但其對於病毒源的隔離控制,肯定是一級戒備,絕不允許病毒源蔓延。 其二,新加坡屬於赤道國家,其當前已經是我們國家很期待的夏天氣候。按照專家說法,這種氣候,病毒不容易大規模爆發。
其三,新加坡屬於馬六甲海峽的海濱城市,空氣流通性應該比較好,不會像中國大多數城市那種死氣沉沉的天氣。這種氣候也不利於病毒的擴散。
其四,新加坡人口少,經濟發達,國民整體素質很高。一旦出現疫情需要加強控制的時候,估計只需要李顯龍再出來發表一下電視講話,就可以讓全體國民老老實實待在家裡。
不會像中國有那麼多超級頑固的人,這些人不僅不躲在家裡,還帶著病毒到處去扎堆,以至於病毒控制變得異常艱難。 話說回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萬一還是有不聽話的新加坡人怎麼辦?這個其實也大可放心,新加坡的鞭刑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以上分析,只是基於新加坡總理髮表演講後的推理,並不代表其真實的病毒控制形勢。
新加坡畢竟是世界的金融和貿易中心,其對世界的地位非常重要。一旦新加坡陷入疫情,將是對全世界的又一次威脅和考驗。
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希望全世界都能將其徹底消滅,希望新加坡也不會再出什麼亂子。不然,中國所做的所有努力和巨大犧牲,都將前功盡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