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從小看她長大的外婆午睡中驟逝,30歲女郎因人在國外沒能見上外婆最後一面而痛感遺憾,之後放棄打拚十年的酒店營銷事業,成為第三代「小販」傳承老人家的海南粿手藝,日賣兩三百粒。
2019年4月,以工作狂自詡的黎芷涵(30歲)在換工作的窗口期,難得給自己放兩個星期的假,出國去峇厘島和泰國遊玩;豈料剛把行李安頓在泰國的酒店不久,她突然接到晴天霹靂的消息:外婆去世了。
黎芷涵前午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說:「我之前基本沒怎麼出國度假過,結果外婆去世時全家人都在新加坡,只有我不在。」

黎芷涵(右)與表妹吳佳恩全職經營海南邁。
她雙眼泛紅地憶述,從小到大,因為媽媽忙於經營賣海南粿的檔口,她幾乎是由外婆看大。
「我們三兄妹中,我和外婆尤為親近。」
早期外婆楊明蓮為了養活五個孩子,於1978年在大巴窯一帶開檔賣薏粑等海南小吃,約在2003年前後傳給黎芷涵的母親吳世美打理,當時遷到大巴窯7巷的小販中心內經營至今。
多年來,外婆每天去檔口「視察」幫忙。
黎芷涵說:「過世前外婆像往常一樣在熟食中心吃完午飯,回家睡午覺,誰知就這麼突然離世。」
她從泰國趕回時,已是當天晚上10點,82歲的外婆躺在棺木中,她未能見上最後一面。
外婆去世對黎芷涵來說是沉重的打擊。
「我很久才走出傷痛,等到心情平復了,想到外婆留下的手藝要何去何從,我意識到這是個巨大的問號。」
她說,外婆生前沒有強求手藝要有年輕一代繼承,只是說「隨緣」。
「但某天我突然靈光一現:為何我不把它傳承下去,這樣對外婆也算有個交代呢?」
黎芷涵先於2020年9月和妹妹及表妹開創網店賣海南粿,後來一併辭去打拚了十年的酒店空間營銷工作。
在2022年12月,她把生意搬來百勝樓2樓的一家實體店,取名「海南邁」。
她說,實體店主要發展年輕一代的客戶,除了和大巴窯媽媽的檔口賣同樣的基礎粿外,那邊有像發糕等種類的祭祀糕點,百勝樓則是有較創新的糕點,如薏粑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