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三傑:黎譜、武高談、枚中栨(梅忠恕)
何華
說到新加坡國家美術館「1920-1940年在巴黎的亞洲藝術家」大展,越南畫家肯定是重頭戲,因為越南曾是法國殖民地,很多越南藝術家都是留法的,他們中不少人甚至長期定居巴黎、入籍法國。
黎譜現在很紅,是拍賣市場的寵兒,其實他同輩的畫家武高談、枚中栨(梅忠恕)同樣很出色,我姑且稱他們為三傑。

枚中栨(左)、武高談(中)與黎譜(右)在巴黎。他們仨在法國經常探討藝術,推廣他們的全新絹畫風格。 先來看幾幅枚中栨Mai Trung Thứ 的作品:

枚中栨不僅是畫家也是音樂家,他會彈畫中的月琴,也會吹笛子,還會古琴。所以他畫這些樂師非常在行,因為畫在細絹上,更顯柔美細膩。越南畫,得一個靜字,同時也凈。他們有韌性的,不可小瞧。

這幅母親和小孩,母親肩上扛著一籃水果,妙的是小孩手裡也拿了一個,彼此呼應。這個小細節不可忽視。


上面兩幅枚中栨的自畫像,看到了歲月的痕跡。雖然都叼著煙,但姿態不同。早年帥,還擺酷,手搭上。晚年更隨性,不需要用手拿了。 下面再說說武高談:

站者是枚中栨,枚中栨確實酷。坐著的是武高談,眼睛凹進,典型的越南人。 武高談,來自一個非常法國化的背景:家族自18世紀起皈依天主教,講流利法語。1931年武高談獲印度支那獎學金後前往巴黎。他的創作有濃郁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風格。

武高談的浴女最有名,圖中三浴女充分發揮了絹畫的質感。他顯然受到雷諾瓦浴女的影響,但因為材料和畫法不同,面貌也有差別。武高談的絹畫更加東方化。


上面兩幅畫很特別,是同一件作品的正反兩面,正面是士大夫肖像的絹畫《官員》,背面是兩名年輕女子,而且倒著。可能因為經濟上的原因,將兩個越南年輕女人的草圖再利用,在另一面畫了嚴肅的肖像畫《官員》,反面不打算公開示人,所以是倒著的。這次用這樣的方式展出,挺有意思。

最後說說黎譜。越南裔藝術家中最為當代人熟悉的,莫過於近年被世界各大藝術拍賣行追捧、作品屢創佳績的黎譜(Lê Phô)。看畫吧:


上面這幾幅都是典型的黎譜。



這幅黎譜的《快樂的年代》我喜歡。它是黎譜又超越了黎譜。

黎譜的漆畫,我第一次看到。



黎譜的草圖。 越南三傑都好,但我還是更喜歡朝鮮的 裵雲成(Pai Un-soung)。越南三傑和裵雲成,就如「三英戰呂布」,打個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