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德小學教師柯俐恩。(圖:教育部)
32歲的雅德小學教師柯俐恩的一名學生髮現自己的母親不是他的生母后,無法專心向學,柯俐恩於是在放學後抽出個人時間,幫助他複習功課和開導他,協助他改善與家人的關係。
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學生們的想法和需求,32歲的立德中學教師李俊輝每天都會抽出時間與他們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他也邀請客工們到學校與學生們接觸,讓他們更了解客工所付出的辛勞。
這些年輕老師對學生無私奉獻,獲頒傑出青年教師獎。今年共有六人獲獎。
李俊輝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指出,一對一的非正式交流有助於他和學生建立信任和聯繫,也幫助他更好地支持他們成長。
「作為教師,我們需要確保能夠在個人層面上了解學生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體恤客工們的辛勞,以及讓他們了解我國社會的多元性,李俊輝決定邀請客工來學校,接受學生們的「訪問」。學生們過後也為客工們寫卡片,獻上祝福。
他認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更深入地了解歷史事件,還能學會如何進行採訪和記錄歷史。這種真實的學習經驗不但豐富了課程內容,還培養了學生的判斷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立德中學教師李俊輝。(圖:教育部)
另一名獲獎者柯俐恩的一名學生薩姆(化名)發現自己的母親原來不是他的生母后,無法在學業上專注,還經常逃課、沒完成作業。
柯俐恩得知後,會在放學後抽出時間幫助薩姆,協助他完成作業。
薩姆的母親也主動聯繫柯俐恩,向她訴說她與兒子之間面對的問題。
「薩姆的母親擔心他在每天放學在外面溜達很遲才回家,也不與她交流。我和薩姆交談,向他強調父母對他的愛,並提醒他我們都很關心他。」
升上六年級的薩姆希望能達到通過小六會考的目標,柯俐恩於是開始催促他多練習數學。
「小六會考成績放榜後,薩姆的成績比預期好,他也達到了通過小六會考的目標,我為他感到十分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