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出的財政預算案,對本地的公積金制度做了一定的調整,政府將從今年開始到2026年,分階段把每月繳交公積金的收入頂限,從6000元增加到8000元。
這些改變將如何影響居民的實得工資和公積金繳款總額?
政府將在今年9月,把收入頂限從6000元提高到6300元;並在2024年1月把收入頂限進一步調高到6800元;2025年1月再調高到7400元;2026年1月調高到8000元。公積金每年的收入頂限則維持在10萬2000元。
什麼是每月繳交公積金的收入頂限?
公積金月薪上限是「普通工資」應繳交的公積金款項的最高金額。普通工資的一個例子是月薪。
目前,雇員和僱主只需要為收入的首6000元繳交公積金。
公積金繳款的計算方式是根據月薪或頂限,視何者為低。 55 歲或以下雇員的公積金繳交率為20%,僱主則須繳納17%。

例如,按照目前每月 6000 元的公積金頂限,月薪6000元或以下的55 歲員工,向公積金繳交的款項為20% 或 1200 元。


如果月薪超過目前的公積金頂限,他們的供款仍為每月 1200 新元,剩餘工資無需繳交公積金。
為什麼要調高收入頂限?
這是為了跟上工資上漲的步伐以及協助夾心層公積金會員獲得更多退休儲蓄。政府最後一次調高收入頂限是在2016年。
這將如何影響實得工資和公積金繳款總額?
這取決於您目前的收入。這一改變不會影響月薪低於上限的人。
提高收入頂限將使到月薪超過 6000 元的員工的實得工資減少,但僱主和雇員所須繳付的公積金總額則增加了。
這一改變將使國人能夠在公積金戶頭中積累更多資金,為他們將來的退休生活提供一筆更可靠的收入來源。
這個變化可能會對某些群體帶來更大影響,尤其那些必須照顧孩子和年邁父母的夾心層,因為「最能強烈感受到」實得工資減少所帶來的衝擊。
中央公積金制度
其實,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連續14年獲評選為亞洲最佳的退休養老制度,全球排名則晉升一個名次,今年名列第九。
調查人員依據各地制度的可持續性、充分性和健全度三方面來評估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的退休養老機制。

評估結果顯示,本地今年整體得分為74.1,與去年的70.7相比明顯回升,這主要是因為評分矩陣的修訂和凈替代率的增加。
調查指出,本地勞動隊伍有許多非居民,而他們也能在公積金制度下受惠;隨著平均壽命延長,本地也將公積金會員可以提取存款的年齡提高。
CPF
在所有被評估的退休養老制度中,冰島、荷蘭和丹麥的名次不變,仍是全球退休養老制度最好的三個地區。
至於亞洲區方面,馬來西亞和香港分別名列第二和第三名。
新加坡並不主張執行西方的社會福利制度,因此採用的是幫助新加坡人為退休作準備的「中央公積金」政策,簡稱CPF的強制性儲蓄計劃;這樣做既幫助了國民,也讓國家不會被人民過分的依賴。

中央公積金制度除了養老支出,新加坡人還可以動用儲蓄購買房屋或壽保,甚至承擔自己或子女的教育費用和投資認可的金融產品。
目前的繳交率,僱主及雇員每月分別繳交薪水的17%和20%,公積金局按比例將37%的繳交率分配到雇員的普通戶頭、特別戶頭、保健儲蓄戶頭裡。
從雇員年滿50周歲起,繳交率隨年齡逐漸下降。 一般擔保的最低無風險利率是2.5%;特別帳戶和保健儲蓄帳戶可獲得最低4%的利率。
可領多少退休金?
基本退休金:在65歲後每月能領取$770 - $830新元;
全額退休金,在65歲後每月能領取$1,430 - $1,530新元。
增強退休金,在65歲後每月能領取$2,080 -$2,230新元。

每月入息數額,取決於領取時,退休戶頭內有多少儲蓄。
這筆儲蓄,加上4%的基本年利率,就是每月的養老金,最長可維持到老人85歲。
另外,根據調查:
新加坡65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基本開銷需要1500新元!
不過,1500新元還是相對來說,生活得比較寬裕,和有尊嚴的。
簡單來說:就是不可能奢華,但也不至於太沒面子。新加坡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能死不能病」;
而天下的老年人是最怕生病的,對於新加坡高昂的醫藥費來說,$1500新元肯定還沒有把慢性病的醫藥費計算在內哦!

一個65歲以上的單身老人每月需要$1500新元,而一對老夫妻的生活費則需要多花$1000新元;至少需要$2500新元才夠用哦…
這樣看來,新加坡的老人生活開支需求一定是超出了基本存款提供的入息。
所以年輕的時候,除了儘可能多提高薪水,增加公積金存儲金額;加上買下的大房子、辛苦存下的儲蓄和家裡孩子的幫襯,這些對於65歲以上老人來說,對養老質量的提高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