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和仿冒品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其中又屬中國是山寨大國。
但假貨的危害真的不是一點點。
不止讓消費者受騙,損失錢財,假貨害死人的新聞也是屢見不鮮。吃了假酒假藥危害健康,用山寨手機更是安全事故頻發。
所以打擊假貨的意義,是保護我們每個人的幸福和安全。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在新加坡似乎就很少見到假貨。所以,新加坡打假和保護品牌有什麼秘密武器嗎?
01.在這賣假貨,後果很嚴重
目前市面上假貨的重災區主要是高端服裝皮具和電子產品,這兩類產品售價高,讓造假者有利可圖。
但是,要想在新加坡賣假貨,可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後果很嚴重……
新加坡執法部門一般是怎麼打假的呢?
第一招,突擊檢查。把造假者打個措手不及。
2019年3月,新加坡刑事偵查局在實龍崗Nex以及裕廊坊這兩個購物中心同時展開了突擊執法行動,逮捕年齡介於32歲至42歲的兩名女子和一名男子,並起獲了3392個背包、錢包及衣物等仿冒商品,市價估計高達23萬9000元。

去年12月,新加坡警方開始嚴厲打擊山寨機的行動,對當地的電子商場森林廣場突襲,起獲市價32萬新元(約合人民幣158萬元)的盜版電器商品和山寨機,逮捕15人。
新加坡警方發表聲明指出,刑事偵查局人員12月2日上午突襲森林廣場12間電器零售店,查獲大批觸犯版權法的仿冒電器商品和手機,以及偽造的認證標籤、知名品牌商標貼紙和知名電器產品文件等。

警方表示,這些知名品牌的仿冒手機主要來自海外,尤其是中國地區,調查工作還在進行中。
第二招,一旦造假售假被抓,重罰!
根據新加坡法律,非法持有侵犯註冊商標的物品(也就是造假),並用來生產或販賣用途,一旦判刑確定,每件盜版品將可罰款1萬新元(約合人民幣4.9萬元),以10萬新元為上限,或最長五年監禁,或兩者兼施。
如果不是初犯,那麼後果就更嚴重了。今年8月15日,新加坡警方抓獲3名嫌疑人,他們涉嫌在Carousell上售賣二手假貨。雖然此次涉案金額只有9800新幣,但是因為他們並不是初犯,這次將面臨最高10年監禁的超嚴厲處罰。
所以,對比新加坡就會知道,中國為什麼會成為山寨大國。
道理很簡單,因為制假售假處罰力度太小了!
中國的《產品質量法》誕生於1993年,其中規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偽造檢驗結果或者出具虛假證明的,責令改正,對單位處5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罰款」。
時間過去了24年,罰款標準仍停留在5萬元標準。相比制售假者獲得的暴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門曾經披露過,2016年全年,共排查出4495條銷售額遠超起刑點(5萬元)的制售假線索,截至目前通過公開信息能夠確認已經有刑事判決結果的僅33例,比例不足1%。
200萬的案件罰款20萬,5萬以下沒有刑事責任,5萬以上最多7年。這些處罰條款對比收入所得,是不是犯罪成本實在太低了?

再以美國為例,聯邦法律規定:制假售假初犯者將面臨10年以上的監禁,重犯者將面臨20年以上監禁和500萬美元的罰款,因假貨造成死亡後果的個人將會被終生監禁。而對於公司處罰就更加嚴厲,罰金高達1500萬美元。
所以造假的後果,要麼是傾家蕩產,要麼是半輩子牢飯。重刑之下誰還敢犯?
所以馬雲就曾經公開呼籲過,中國政府應該像打擊酒駕一樣,打擊假貨。

02. 被山寨大戶:小CK
雖然在新加坡,假貨很難生存。
但是新加坡卻有一個被山寨大戶,小CK。
小CK指的是創立於1996年的新加坡快時尚品牌Charles & Keith,稱呼中的「小」字是為了和美國時尚品牌CalvinKlein作區分。
2011年小CK在上海成立中國總部,其官網信息顯示,目前該品牌已在全國各地開店291家。即便疫情讓線下零售遭遇沉重打擊,小CK依舊保留著開新店的節奏。店裡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在中國,小CK一直是社交媒體上的大熱門,在種草平台小紅書上有13多萬篇相關分享。
和快時尚巨頭H&M、Zara相比,小CK價格更低。主營的包、鞋等配飾價格多為200-500元,受眾群體廣泛。小CK的產品也沿襲了快時尚品牌一貫的追求潮流、設計感的風格,尤其受還在校園,或是剛工作的年輕女孩喜歡。去年,小CK還請了古力娜扎擔任品牌代言人。

人氣高,麻煩也就來了。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陸續有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在逛街時遇到高仿小CK。這些店鋪的門店設計、Logo設計和小CK一模一樣,有些是駐紮在商場外的快閃店,有些還開在商場內。
根據消費者反映的情況來看,這些店幾乎一直在打折,商品擺放得很密集,款式看起來和小CK的沒有不同。很多人開開心心買了一堆回家後,仔細查看標籤才發現自己買的是「Chanrs & Keath」、「Cherlss & Keich」、「Chanes & Kelth」、「Chermas & Kaeth」、「Chetoes & Kaith」……

正牌小CK的名字是由兩個創始人CharlesWong、Keith Wong的名字組合而來,而高仿只抓取了兩個首字母,然後像是隨意選取了一些不存在英文詞彙一樣,來混淆視聽。
「當時真是腦子進水了!」一個小紅書用戶這樣寫道,「看到店就進去買了,沒想到是假貨。」

如果仔細查看票據,還會發現上面寫著「離櫃概不退款」。有消費者表示,在被櫃員拒絕退貨之後,自己打了12315投訴、又找了商場管理員,才得以維權。但也有人稱,打了12315也沒辦法。
許多人提到,被這些高仿門店混淆的重要原因是它們很多都開在知名商場和商圈內。例如萬達、上海龍之夢、上海田子坊、成都春熙路、南京大洋百貨、南京新街口、廈門中山路、廣州時尚天河等等。一些店甚至與正牌小CK距離僅有幾百米。
介面時尚從接近小CK人士處了解到,品牌早就在處理這件事。
2019年8月28日,小CK的上海子公司樺潔商貿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已發現這一不正當競爭行為,並嚴正聲明自己是Charles & Keith品牌在大陸地區獨占許可使用人。

然而將近一年過去了,小CK的高仿店仍沒有消失,繼續高調地出現在人們視線中。介面時尚近日在上海多個熱門商場都看到了小CK高仿店的身影,店內客流不絕。
在所有高仿店中,出現較多的品牌是「Cherlss & Keich」和「Chermas & Kaeth」。
在網上還能搜到Chermas & Kaeth的加盟信息。該品牌稱自己為「新加坡快時尚新銳設計師品牌,專注鞋包飾品行業24年,從走出新加坡,一躍成為國內外炙手可熱的輕奢品牌」。

03. 怎麼保護品牌與創意?
小CK山寨店在中國大行其道,還是因為鑽了監管的空子。山寨品牌只要使用高仿商標和高仿名就可以免於懲罰,但是其高仿程度已經足夠誤導消費者了。
這也反映出,中國目前打擊假貨還是停留在打擊同品牌名的層面,而沒有深入到真正保護設計和創意的只是產權本身。
那麼新加坡這邊是怎麼做的呢?
配合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新加坡知識產權署重點宣傳他們最新推出的「設計註冊計劃」,目前共有30多名本地設計師加入計劃,申請註冊設計權,並在政府的幫助下擴大他們設計的宣傳。
本地玉飾品牌Choo Yilin創辦人朱依琳(37歲)將保護品牌的智慧財產權(IP)比喻為「看牙醫」:
「很多設計師和商家覺得申請保護IP和聘用智慧財產權律師是很麻煩的事,就像人們很怕定期看牙醫,等到牙齒蛀爛了,才找牙醫也只能拔牙,於事無補。」

朱依琳在2009年自創玉飾品牌Choo Yilin,樹立現代時尚玉飾的標誌,打破玉鐲是只有奶奶穿戴的刻板形象,成功吸引了許多年輕消費者。她目前的計劃是把品牌帶到國際市場,在新加坡知識產權署(IPOS)的建議下,擬出一套保護品牌IP的策略,「咬牙」一次過註冊商標,申請保護品牌IP,同時還在海內外聘請專管IP的律師處理產權的法律事務。
她說:
「我是從慘痛的經驗學來的——這五六年來,不少忠實顧客充當我的『線人』,通知我有哪些品牌推出跟我相似的玉飾,我才知道被侵權了。有許多走出海外經商的朋友勸我一定要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因為海外的抄襲者比本地還魔高一丈。」
新加坡知識產權署的專利、設計、植物品種註冊司長葉致健(Alfred Yip,39歲)說,去年世界智慧財產權日推廣商標註冊的意識,今年則聚焦在本地設計師。新加坡為了支持本地設計與創意工業的發展在2018年10月30日修改設計註冊法令,共有四大方面的更新讓設計師能更容易地保護他們的設計和創意。
首先,法令加強設計師的擁有權,任何受委任的設計,設計權自動屬於設計師。第二,法令擴大設計權所保護的範圍,以往同一件設計要生產至少50件才有資格註冊設計權,但現在連手工藝品,甚至沒有實體的虛擬設計也能申請智慧財產權保護。
以往備受爭議的顏色也可得到設計權的保護,葉致健說:
「單是顏色的保護不被允許,該顏色必須出現在特定的設計上,譬如OFO共享腳踏車的黃色必須應用在自家的腳踏車設計上。」
另外,新加坡也把註冊設計權的寬限期延長到一年。當今很多本地設計師會把新作品帶到海外展銷,葉致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