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4月26日深夜發布公告,宣布推出最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以促進可持續的房地產市場。外國人購買任何住房的額外買方印花稅從30%上調至60%。以一個價值200萬元的私宅為例,這意味著外國買家須支付的ABSD將從60萬元,猛增至120萬元。因此漲價後,新加坡作為投資中心的競爭力將會在一定程度受到影響。

但在購房投資尋求降溫的當下,另一種投資形式正在火熱崛起,那就是新加坡的店屋(shophouse)。在新加坡人的心目中,房地產通常以組屋、行政公寓、私人公寓、排屋、半獨立式、優質洋房等形式出現。在商業端,人們會想到工業建築或者現代寫字樓辦公室,但是很多人其實忽視了「店屋Shophouse」也可以是一種很好的房地產投資形式。

店屋是新加坡流行的一種本地風土建築,它們外觀奇特、歷史悠久,多為2-3層樓高的小屋。1樓可以當作店鋪使用,樓上還能用作民居或其他商業用途的辦公室,可謂獨具一格。店屋,一個承載了新加坡歷史記憶的特別建築,成排的迷人小屋單位,散發著濃郁的亞洲傳統和文化氣息。從1824年英國殖民地開始至1965年新加坡獨立,店屋見證了早期先輩們南下到新加坡的奮鬥史。

根據新加坡第一太平戴維斯投資與資本市場部統計,店屋屬於新加坡房地產的「稀有物資」,在建國以後,當局就沒建過新的店屋了。據悉,目前全島僅有6500間店屋,資源稀缺。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店屋大多都在CBD附近,屬於非住宅用途建築,因此買家不需支付60%的額外印花稅(ABSD),能省下不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