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超全私人美術館盤點,野心勃勃的藝術新據點

2023年05月25日   •   2565次閱讀

野心勃勃的藝術新據點 東南亞私人美術館盤點 東南亞地處太平洋、印度洋、亞洲和大洋洲的交匯處,是全球海運及空運的重要樞紐,同時也是外籍華人和華僑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其自古就擁有無法忽視的地理地位。隨著東南亞經濟體在近些年的不斷發展,文化與藝術的交流也在此基礎上逐漸加深,開始受到越來越多藏家以及藝術愛好者們的關注。

這些東南亞的私人美術館,從私人收藏出發,重新梳理了本土的藝術創作脈絡,為我們展現了東南亞現當代藝術文化的多元面貌;同時,這些美術館往往也不局限於本國的收藏,使得東南亞藝術市場成為了國際藝術收藏活動重要的板塊之一。

在這樣一個歷史悠久且極具多樣性的地區,包含了不同種族、宗教和文化。因此,這裡的私人美術館不僅是單純展示藝術品的場所,更是展現當地文化特色和歷史的窗口。我們盤點東南亞地區這些獨具特色的私人美術館,希望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這些文化藝術寶藏所在地。

泰國曼谷當代藝術博物館

MOCA BANGKOK

這座泰國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於2012年正式成立,並在當時由詩琳通公主親自主持了開幕儀式。美術館由當地通信行業巨頭DTAC的掌門人、慈善家和收藏家波恩查·本卡隆古爾(Boonchai Bencharongkul)主持建立,為紀念國王和被稱為「泰國現代藝術之父」的意籍泰國藝術家Silpa Bhirasri。

場館內Silpa Bhirasri雕像,圖片來源:MOCA BANGKOK

在總共5層、近20,000平方米的空間中展出了從創始人私人收藏中精心挑選的約800 件作品,涵蓋了繪畫、雕塑、混合媒材、裝置藝術等藝術門類,起初的展覽全部由創始人波恩查·本卡隆古爾策劃。他的收藏具有鮮明的泰國本土特色,九成的展出作品皆為泰國藝術家,貫穿了泰國的現當代美術史。其中既有受泰國傳統民間風格與風俗啟發的作品、也有受到泰國現代藝術之父Bhirasri影響下的創作等。這些作品代表了泰國文化藝術創作、信仰和思想的變化。

MOCA BANGKOK展廳內部,圖片來源:MOCA BANGKOK

美術館的第五層主要展出國際當代藝術作品,包括來自中國、越南、馬來西亞、日本、義大利、美國等國家的當代藝術作品,同時內部的Richard Green陳列室還專門呈現來自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浪漫主義繪畫。這些作品給觀眾提供了比較泰國與其他國家間的藝術特色和差異的機會。

博物館5層的Richard Green陳列室,圖片來源:MOCA BANGKOK

美術館建築本身也充滿了藝術性,其外立面仿佛由一塊完整的花崗岩雕刻而成。裝飾在立面兩側的鏤空,就像是迷人的茉莉花從牆面上傾瀉而下,花瓣之間的縫隙讓光線自然地照進中庭地板上的雕刻圖案,盡顯工藝的精良卓越,隨著太陽角度的變化在不同的季節可以予人以不同的觀感,整棟建築宛如一件精心打造的工藝品,展示出無可比擬的建築美學。

MOCA BANGKOK建築外觀,圖片來源:MOCA BANGKOK

馬來西亞城市博物館

Urban Museum

城市博物館(Urban Museum),簡稱UR-MU,是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一座獨一無二的當代藝術博物館。它位於被稱為「金三角」的都市繁華地帶,彙集大型商場、酒店、餐廳、咖啡館和酒吧,是馬來西亞旅行的必去之地;到如今這裡正在試圖以藝術為原點,延伸出新的氛圍,並與古雅的住宅街道中眾多20世紀50年代的低層現代主義風格建築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UR-MU美術館建築,圖片來源:DTLM

UR-MU於2022年初開館,是吉隆坡第一個由私人當代藝術藏品構建而成的美術館。美術館建築共五層,展品分布在10個不同主題的展廳空間中, 包括Sens-Asia、People、Kampung Kita、Power Play、Raksasa(Monsters)、Superheroes、Framing Modernity、Structure、Made's Garden和Sculpture Lounge。美術館還有一個屋頂雕塑公園和一個巴厘島花園,用以紀念來自巴厘島的已故景觀大師Pak Made Wijaya。

屋頂雕塑花園,圖片來源:UR-MU

UR-MU的創始人是一位屢獲殊榮、成就斐然但又神秘的建築師。他曾在澳大利亞學習建築多年,並分別在印度尼西亞(尤其是巴厘島)、泰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和斯里蘭卡等地生活過一段時間。身為一名狂熱的藝術愛好者,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藝術品,並稱UR- MU是一個充滿激情的項目。美術館內展出的100多件藏品包括自馬來西亞以及周邊地區的當代藝術創作,展示了這位收藏家不拘一格的品味。它們既是地域性的、亦是兼收並蓄的。創始人說:「通過收藏來自不同國家的作品,我發現藝術是對我所生活的文化、背景和時代的一種精彩表達。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收藏就是在講述我過去和現在的故事。」

UR-MU內部展廳,圖片來源:UR-MU

越南Vincom當代藝術中心

Vincom Center of Contemporary Art

VCCA成立於2017年,位於越南河內,是當地一家名為Vingroup JSC的集團投資和建設的非營利藝術中心,其宗旨是為每個人提供享受藝術和美麗的機會,為公眾帶來高質量的藝術作品和活動,並希望促進越南藝術界的可持續發展。

VCCA展廳內部,圖片來源:VCCA

目前VCCA已將自己打造成為了一個促進互動和對話的交流場所,可以進行各種豐富的藝術類活動,包括視覺藝術、雕塑展覽、音樂、舞蹈表演和戲劇等。同時美術館遵循當代藝術精神,以極簡主義、精緻的風格設計打造展示藝術作品的空間,力求更加純粹地表達藝術家的構圖語言、性格和觀察視角,並希望為創新理念提供空間,以此挑戰現狀和美學。

VCCA展廳內部,圖片來源:VCCA

VCCA目前正在舉辦現代攝影家羅伯特·杜瓦諾(1912)的個展「ROBERT DOISNEAU」和攝影藝術家Hai Thanh(1972)的個展「PLACE OF BELONGING」,以及由Mai Nguyên Anh策展的攝影群展「REVIVED」,作為「Photo Hanoi'23 - Biennale」攝影雙年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將持續到今年6月25日。

Photo Hanoi'23 - Biennale,圖片來源:VCCA

印度尼西亞OHD博物館

OHD Museum

OHD博物館是一家專精於現當代印尼藝術品的私人美術館,由本土收藏家黃鴻仁(Oei Hong Djien)建立。美術館位於日惹附近的馬格朗市,於2012年4月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美術館創始人黃鴻仁1939年出生於印尼馬格朗,並於1964年取得了醫學博士學位,在這之後他選擇繼承了家族的菸草事業,成為了當地針記菸草公司(P.T.Djarum)的專家和商業合伙人。黃鴻仁60年代便開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收藏經驗,並曾擔任新加坡藝術博物館的名譽顧問和董事會成員,以及 H. Widayat 博物館的館長。他主要收藏現代和當代印尼藝術,藏品已超過2000件,包括繪畫、雕塑、裝置和新媒體藝術等,其收藏甚至超越了印尼國家畫廊,且經常出借部分藏品用於國內外的展覽。

博物館創始人Oei Hong Djien,圖片來源:OHD Museum

OHD博物館致力於向公眾展示現代和當代飽含印度尼西亞風土人情的藝術家創作。例如拉登·沙勒(Raden Saleh)、阿凡迪(Affandi)、蘇佐佐諾(S.Sudjojono)、亨德拉·古納萬(Hendra Gunawan)。博物館通過不時地舉辦藝術家個展,希望能夠憑藉自己的影響力為年輕世代帶來能夠欣賞、享受和保存的印度尼西亞藝術。

H. Widaya, A Farm's Familly, 1977

布面油畫

168 x 78cm

圖片來源:OHD Museum

當前美術館正在進行的是本土藝術家Gus Mus的個展,共展出藝術家的 128件作品。創作者通過對咖啡、菸草、油彩、丙烯酸、墨水、帆布等多種材料的探索與運用,來描繪其日常的、精神的、宗教的、世俗的、社會的、政治的思想表達。展覽將持續至6月12日。

展出海報,圖片來源:OHD Museum

菲律賓楊應琳博物館

Yuchengco Museum

楊應琳博物館位於菲律賓馬尼拉大都會的周邊城市馬卡蒂(Makati),是 YGC 集團旗艦公司中華銀行總部辦公樓的一部分,於2005年9月正式向公眾開放,主要收藏和展示美術館創始人楊應琳(Alfonso T. Yuchengco, 1923-2017)的個人藏品。美術館希望通過展現更好的國際的、當地的、具有文化和歷史性的藝術創作與設計項目,培養公眾對藝術的熱情和欣賞品味。

Yuchengco Museum,圖片來源:Yuchengco Museum

博物館創始人楊應琳是菲律賓籍華裔企業家、外交官、收藏家、國家藝術教育倡導者。他曾活躍於菲律賓政商兩界,管理著菲律賓最大的家族企業之一楊應琳集團(YGC),同時還擔任過菲律賓駐華大使、菲律賓常駐聯合國紐約總部代表等職務。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