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中國報》
新柔地鐵系統(RTS)跨海高架橋,距離完成銜接只剩最後十米,預計將於10月實現合龍。這代表著繼100年前的長堤後,兀蘭和新山將實現另一種形式的「海上通」。
《星洲日報》報道,新柔地鐵系統跨海高架橋的建設工程,由中國交通建設馬來西亞公司負責承建,工程長約800米。
中國交建工程師楊川指出,跨海高架橋基本上可分為三個部分,即節段梁(13跨)、現澆段(2跨)和跨越國際線的連接梁(1跨)。
「截至目前,馬國部分的高架橋節段梁,已安裝12跨,完成度達94.3%;此外,現澆段已經完成37節段,完成占比是90%。」
這代表著跨海高架橋合攏已進入最後十米衝刺階段。楊川說,要到10月才真正實現「海上通」,可以從馬國那一端走到獅城這一端。
員工輪班全天候施工
馬國部分的跨海高架橋工程是在2022年6月才開始動工,比我國晚兩年,因此也帶來更大的挑戰。
據了解,施工人員為了趕進度,從始至終,幾乎每天24小時全天候趕工,楊川透露,員工一共有兩班制,一班是從上午7點至晚上7點,另一班則是從晚上7點至隔天上午7點。
他說,另一個挑戰則是採用兩種工藝同步施工,以便在落後的情況下趕上新方的施工進度。
「當局原本採用『節段梁拼裝』來造橋,但這個方式的進度會比較慢,考慮到這個情況,最後決定使用更快速的『掛籃現澆梁』來建造主橋樑,這點就與新加坡不同。」
克服協調溝通挑戰
中國交建承接過不少跨海大橋工程,但皆是內部的跨海大橋,新柔地鐵他們建造的第一個橫跨兩國的海上大橋。
楊川指出,其實這項工程並不複雜,但獲得各方高度關注,加上之前柔佛州務大臣和交通部長等都有前來視察,讓他們倍感壓力。
由於本工程除了中國交建還涉及馬國捷運公司(MRT Corp)及參與施工的客工,協調與溝通也頗具挑戰。
「這等於是三個國家在做同一件事,所以我們做了很多預案,至少半年前就要籌備、協調好,這種經歷很不一樣。」
新柔地鐵系統預計在2026年底完成,並計劃在2027年1月1日投入服務。全長4公里的系統銜接新山武吉查卡站及新加坡兀蘭北站,預計每小時的載客量可達1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