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上漲
多數公務員今年的薪酬增幅在算入常年加薪和常年可變動花紅後,高於約5%的核心通脹率。
新加坡政府定期檢討並調整公務員薪金,確保薪金跟得上市場。

公務員近期的薪金調整考慮了市場指標,符合條件的公務員也會獲得常年可變動花紅和常年加薪;加薪額取決於工作表現、經濟情況、全國工資理事會建議等因素。
整體而言,符合條件的公務員經調整後的薪金增幅,加上每年加薪和常年可變動花紅,已高過今年的通脹率。政府也推出一系列援助措施,包括最近宣布的生活費特別補助和額外的社區發展理事會鄰里購物券。這些措施有助於減緩通脹壓力,進一步協助更有需要的中低收入家庭。
這是否意味公務員的薪金增幅都高過今年10月核心通脹率的5.1%。其實這不包括一小部分表現不達標的公務員,並重申政府的援助配套可協助有需要的家庭。
公共服務署今年較早前宣布,約2萬3000名公務員將受惠於普通服務計劃的薪金調整,調整幅度介於5%至14%。這個計劃涵蓋負責制定政策、行政和運作方面的公務員,上一次薪金調整在2014年。
花紅
公務員今年獲1.45個月常年可變動花紅
逾8萬名公務員也將獲得1.1個月的年終花紅,加上年中發放的0.35個月花紅,今年的常年可變動花紅為1.45個月。
政府繼續採納漸進模式來決定公務員的常年可變動花紅。較低薪的初級公務員可另外獲得一筆款項,今年全年可領取的額外一次性款額最高達1100元。

公務員將獲得1.1個月工資的年終花紅,俗稱「第13個月花紅」的常年工資補貼,也會照常發放。等級為MX15及以下的公務員,也會額外獲得一筆一次過700元款項。
連同年中發放的可變動花紅,公務員整年可獲得相等於1.45個月工資的常年可變動花紅,初級公務員今年整年可領取的額外一次過款項,可高達1100元。


另外,所有公務員將繼續在獲得「第13個月花紅」。「第13個月花紅」是不計入養老金的常年薪金津貼。
目前,新加坡的整體通脹率今年預計將達6%,一項最新的薪金調查顯示,為了抵消通脹的壓力,六成的受訪者希望能加薪超過6%。受訪僱主中則有八成表明可能為員工加薪,以助他們抗通脹。
跨國招聘公司華德士公布了2023年的全球薪資調查結果,有316名本地員工和105家本地企業在今年9月參與調查。
調查
本地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有61%的受訪者期望明年的加薪幅度能超過6%,但是他們坦言不太可能或不知道怎麼向公司提出要求。最普遍的原因是,他們擔心這麼做會影響就業保障(26%),其次為不知道如何與僱主交涉(18%),以及覺得公司受冠病疫情重創(14%)。
受訪的企業多表明願意在這充滿變數的時期給予員工支持,82%的僱主更有可能為員工加薪助他們對抗通脹,72%可能在2023年發放花紅。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早前預測,今年的核心通脹率將達4%,整體通脹率約為6%。
就業形勢依舊嚴峻
雖然本地工作人士的工資上漲,但其實就業形勢仍然嚴峻。
近一兩個月被四家科技公司裁退的1000多名雇員中,三分之一是技術人員。儘管技術人員比非技術人員更快找到新工作,但整體來看經濟大環境能夠吸納這些被裁退者。
今年7月至11月中,人力部接到科技公司裁退1270名本地員工的通知。其中八成屬銷售、營銷及企業職能等非技術員工。七成被裁員工為35歲以下,這和資訊與通信領域就業居民的低年齡中位數情況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資訊與通信領域的全職雇員薪金近年來持續上升,每月總收入的中位數從2017年的5700元,增至2021年的6100元。
根據現有勞動力市場數據,今年上半年,資訊與通信領域裁退260個本地員工。從2017年6月到今年6月期間,每年平均裁員人數為790人。截至今年6月,從事資訊與通信業的本地員工有13萬6100人。
已知裁員的科技企業包括臉書母公司Meta、推特、電商平台蝦皮、送餐平台foodpanda、網絡支付公司Stripe等。
本地目前的資訊與通信領域就業情況是穩定的。一些領域如包括本地銀行在內的金融服務業,都在招聘技術人員。
今年6月,這領域的職位空缺有1萬2100個,比去年12月多了1000個,是前年6月的三倍。
今年第二季,包括非技術人員在內的資訊與通信領域本地從業者,被裁後的半年內重新就業的比率,比整體經濟的高。這領域今年上半年增聘了7000名員工。過去五年,每年平均增聘8100人。

至於未來半年是否會有更多科技業員工被裁退,基於經濟宏觀和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情況,資訊與通信業的某些領域可能會減少招聘,但金融服務業仍具增長潛力。
相對於技術人員,非技術人員被裁退後需花更長時間才找到新工作。因此,專家鼓勵他們接受技能培訓或嘗試轉換行業跑道,提高受聘機會。
去年接受負責任裁員和促進就業特別工作組援助的被裁資訊與通信業本地員工中,七成在六個月內找到新工作。
根據多個新聞來源報道,單在今年11月,全球近50家科技公司的裁員人數就超過2萬1000人,比今年任何月份都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