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看民族聚居地

2024年10月07日   •   1026次閱讀

新加坡很小,卻容得下任何民族和宗教。

在新加坡,不僅讚嘆樟宜機場和一些傑出的建築,也驚訝新加坡的宗教場所和民族聚居地。

新加坡的唐人街

新加坡的唐人街在牛車水,英文站名是China town,這裡是早期來新加坡的華人聚集地。早年新加坡飲水主要靠牛車從郊外載到市中心,再由市中心轉往市內各地,這個以牛車供應用水的區域就叫牛車水。

牛車水街拍

在牛車水的一條街道上,看到在「牛車水原貌館」前有一尊紅頭巾的塑像(見圖),底座刻有:「歷史的回味——向紅頭巾致敬」。這是上世紀初葉廣東三水婦女來南洋打工,吃苦耐勞,頭戴紅頭巾,在建築工地幹著繁重的勞動,為新加坡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在我看「紅頭巾」的時候,身邊走來兩位國內遊客,看著雕塑說:「革命軍。」另一個附和著,兩人一起走開了。我真想追過去告訴她們:這不是革命軍!

珍珠坊(見上圖)曾是新加坡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地標建築,商住一體化的典範。現在客流仍然不少,裡面有很多足療店、美甲店。

在牛車水看到四大宗教場所彼此相鄰。

牛車水的宗教建築

牛車水看到的宗教場所有:佛牙寺、衛理公會花菲教堂、馬里安曼興都廟(印度廟)、詹美回教堂(見上圖)。

佛牙寺、印度廟、詹美回教堂、衛理公會花菲教堂內

唐人街的印度廟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印度教(興都教)廟宇,供奉馬里安曼女神,始建於1827年。初期這裡為印度移民提供住宿。詹美回教堂也是新加坡最早的清真寺之一,始建於1826年,是印度穆斯林所建。

我參觀那天,唐人街的四大宗教場所里,佛牙寺的人最多。

新加坡的小印度

新加坡的小印度五彩繽紛。街上有很多金店,裡面顧客挺多。集貿市場有各種食品、印度服裝,還有很多鮮花攤位,蜜蜂們在花間飛舞,這些鮮花大都是一串串的紮好(見下圖),主要用來供奉神,也有用來佩戴的。濃濃的花香和印度香料瀰漫在整個市場。

小印度街拍

在小印度我看到幾個中國留學生來購物,他們買了很多椰子和其它食品,這裡的物價是新加坡最低的。

在小印度色彩絢麗的房子中,最吸引人的是一所華人的房子。

小印度的華人房子

這是小印度目前唯一的華人房屋,門窗上刻有漢字和花卉圖案,建於1900年。

小印度房屋上的彩繪

房屋彩繪隨拍

在小印度的樓房牆壁上(見圖)看到了被譽為新加坡國父的李光耀,他與各族人民站在一起。在另一幅彩繪上寫有他說的一段話(見圖英文所寫):「我的首要任務是讓每個公民都與這個國家及其未來休戚與共。我想要一個擁有住房的社會。」

小印度看到的四所宗教建築

小印度看到兩座基督教堂,一座是顯示「真光堂」、一座是衛理公會教堂。

「真光堂」是英國聖公會的一個教派,上世紀初在新加坡曾用廢棄的尼姑庵當場地,現教堂(見下圖),建於1952年,包括診所和幼兒園。

衛理公會教堂(見下圖右下)。教堂共有四層,每層都有禮拜堂、辦公間、衛生間。衛理公會教堂主要是馬來華人建立的。我參觀那天,裡面有馬來華人在布置禮拜堂,他們邀請我參加下次的禮拜。其中一位女士告訴我:「確切地說我們不能稱為華人,稱為......因為我們的父母分別是馬來人和華人。」她說的那個稱呼我沒記住。查網絡上是: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或者稱土生華人。

真光堂、印度廟、清真寺、衛理公會教堂

參觀了印度廟。裡面有響亮的音樂(有人在席地演奏)、濃濃的香火、絡繹不絕的人群。廟裡雖無人聲喧囂,但有一種熱火朝天的景象,在這熱鬧的廟裡,也有靜坐冥想的人。這裡的人流量比唐人街的印度廟要多很多。

裡面供奉了很多神,其中有一個神比較驚悚,腳下踩一個白色衣服的人,大腿上橫著一個散發女人,像是死了,神手裡還握著一個小孩。這裡每一個塑像都是印度教里的一個故事。

小印度的清真寺是白綠相間的建築(見上圖),附近有兩位穆斯林女士在聊天,大門沒有敞開。周圍很安靜。與熱鬧的印度廟形成反差。

新加坡的穆斯林區

新加坡的穆斯林區是甘榜格南,其中有著名的哈芝巷(Haji Lane)。

金色圓頂的蘇丹回教堂是新加坡最大的清真寺,在二戰日本入侵時期既是避難所也是瞭望台。

甘榜格南街拍

甘榜格南的街巷五顏六色,絡繹不絕的旅行團在這裡參觀、拍照。店鋪和房屋別具一格,有個房子外觀設計成照相機的鏡頭(見上圖)。

我遇到幾個國內旅行團,他們不僅在街上拍照,也到店鋪里拍照,因為店鋪賣的工藝品非常可愛。

我還遇到一位新加坡的華人女士,她說自己專門到這裡找一家糕點鋪,那個鋪子賣的糕點特好吃,但是現在居然忘記是在哪個巷子裡,只好找找看。

在參觀蘇丹清真寺時,看到禮拜堂里放著幾摞塑料椅子,走過去想拿下來坐著休息,正好有位白人女士也要拿,她拿了兩把遞給我一把。我們坐下後,得知她來自澳大利亞,這次和兒子、兒媳還有兒子的grandma,已經九十好幾了,四個人一起乘郵輪旅遊。並指給我看她的家人,順著她手指方向,我看到一位坐輪椅的老人和兩個年輕人,正在欣賞清真寺窗外的景色。

蘇丹清真寺內

窗外的景色像畫一般美。因為窗外的房屋五顏六色,有的牆壁上還有繪畫作品(見上圖)。

忘了問那位澳洲女士,兒子的grandma是她的母親還是兒子父親的母親。現在覺得漢語有姥姥、奶奶的不同稱謂挺好的,外人容易區分。

新加坡的牛車水、小印度、甘榜格南,這三個民族聚居地,各有特色,又互相包容。正如新加坡學校集會和國慶典禮上都要宣讀的這份誓詞:「我們,新加坡的公民們,宣誓我們將作為一個統一的民族,不分種族、語言或宗教,共同建設一個建立在正義和平等基礎上的民主社會,為我們的國家尋得幸福、繁榮和進步。」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