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李顯龍從小就看著李光耀建設著新加坡,耳濡目染,這種從小就培養的政治素養和政治敏銳度不是人人都有。
因為父親是李光耀,所以李顯龍的民間聲望很高。無可否認,這種民望是幫助他成為新加坡的總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也是因為父親是李光耀,李顯龍的總理之路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名正言順。
美國有柯林頓家族,布希家族,韓國有朴槿惠父女,新加坡,就有李氏家族。更何況,李顯龍的妻子何晶還是淡馬錫控股的執行董事,淡馬錫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掌管著國家經濟命脈。
但是這些並不能影響李顯龍上位的正當性。
以當時的PAP狀況,李顯龍的學歷,年齡,基層服務年齡,政治素養,政治遠見,民間聲望,語言掌控能力等綜合因素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顯龍對此解釋說:
「如果有人質疑我是總理不是因為我是最合適的人選,而是因為我父親的關係,又或是我的妻子經營淡馬錫不是因為她是最合適的人選,而是因為我的關係,那麼我的所有信譽和道德權威將被銷毀,因為我不配擔任這個職位。」
前總理吳作棟在接受CNN「暢談亞洲」節目採訪時稱,選擇李顯龍作他的接班人是基於對李顯龍政績的考量,整個決策過程非常透明。他說:
「不是他的父親選擇的他,更不是我,他必須經由他的同事和國會來選擇。」
話又說回來,這麼多項技能傍身,即使不從政,李顯龍總理也該是個叱吒風雲的人物吧!
03. 清官也難斷的家務事
李顯龍總理在感情和家庭生活方面並不是一路順風順水。
1978年,李顯龍跟第一任妻子黃名揚結婚。當時黃名揚在格頓學院修讀醫科,他們在英國劍橋大學相遇,一見鍾情,多麼美麗的愛情故事。
然而美麗,很快就被摧毀了。
1982年,黃名揚突然死於心臟病,留下了當時只有19個月大的女兒李修齊和出生僅3個星期的兒子李毅鵬。李毅鵬一生下來就患有白化病,視力有障礙。後來又患了自閉症。
愛妻的離世給李顯龍造成了莫大的打擊,
「名揚死的時候…我的整個世界突然垮了。但總得生活下去,在我父母和岳母的協助下,我勉強撐下去。我岳母當時搬來和我一起住,幫我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
他曾在黃名揚的喪禮上說:
「她是我的妻子,我的愛人,我的伴侶,也是我的知己。她愛我,珍惜我,敬重我,安慰我……我也嘗試同樣待她。
如今,死亡把我們分離。我們都得學習在沒有她的情況下,繼續活下去。」
如今,他不時會想起黃名揚,也會和孩子們談起她,偶爾眼圈也會泛紅。他的辦公室桌子上擺了幾張家庭照,顯示家庭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其中一張就是黃名揚的照片,很突出顯眼。
李顯龍總理的第二任妻子何晶,是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前執行長,二人結合於1985年。

對於當年的何晶來說,她嫁給李顯龍可以形容為「下嫁」了。因為當時的李顯龍剛以准將身份從軍中退伍,而何晶已經是新加坡防衛實驗室的副所長,論官職、地位,都不及何晶。
何晶卻說,她看上的不是李顯龍的顯赫家世和遠大前途,而是他的幽默與善良。她對丈夫的準確素描就是:
「李顯龍就是一個電腦系統。」

2004年美國《財富》雜誌首次選出亞洲二十五位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排行榜上,何晶排名第18,與索尼集團執行長出井伸之、日本豐田汽車社長張富士夫及香港富商李嘉誠齊名。
見過何晶的人曾這樣形容她:
「看上去,她更像是一位技術專家而不是商界巨頭,更像一位嚴格的母親而不像是第一夫人。」

就是這樣一位在外獨當一面,不輸男人的優秀女性,對家人展示出了毫無保留的愛。因為李顯龍前妻留下了兩個孩子,兒子李毅鵬還患有白化病,視力也有障礙。婚後的何晶很快就進入了母親的角色,帶著李毅鵬四處求醫問藥。
在李光耀的回憶錄中,提及李顯龍與何晶的婚姻時說:
「他們生下兩個兒子,何晶也把顯龍的另外兩個孩子視如己出。」
李顯龍總理和何晶相濡以沫,互相陪伴,直到今天還可以大方地對彼此表達愛意,羨煞旁人。

健康問題也一直是煩惱李顯龍總理的一根刺。
李顯龍總理於1992年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瘤。由於治療需要時間並影響他的工作,他放棄了當時貿易和工業部長的職位。在開始接受化療後,李顯龍在1993年首次戰勝了癌細胞。

癌症教會他生活,癌症也並沒有讓李顯龍消沉,反而教會了他如何泰然面對人生。2003年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說:
「癌症並沒有影響我的體力……我很肯定自己在體力方面是能夠勝任的。」
然而在2015年,他被檢查出患上了前列腺癌,之後接受了手術。手術後兩個月,醫生在後續檢查後宣布,他的體內沒有癌細胞殘留。

2016年8月,他在國慶群眾大會發表演講時突感身體不適,隨後被攙扶下台,休息一個多小時後返回台上繼續演講。

總理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啊!
發生在李顯龍總理身上最難斷的家務事當屬新加坡「第一家族」兄弟反目事件,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全球的熱烈討論。
李光耀去世後,作為長子的李顯龍順理成章的擔任起「大家長」的職責。
但是,李顯龍的妹妹李瑋玲和弟弟李顯揚曾公開指責他濫用職權,消費父親留下的政治遺產。李顯龍隨後對這些指控予以全盤否認。
李瑋玲和李顯揚表示對李顯龍「失去信心」,並對新加坡的未來感到擔憂。
他們指出,父親李光耀於2013年12月17日立下遺囑,表示拆除位於歐思禮路38號的故居是他和妻子共同的願望。

但是,二人在遵從父親遺願拆除故居的過程中遇到阻撓,並認為李顯龍設法保留故居、出於「政治目的」——藉助李光耀的光環扶持自己的兒子進入政壇。
這次兄弟反目的事件顯然不是簡單的家庭成員間的吵架,而是事關新加坡的國事和新加坡的未來,而新加坡第一家庭內的一切風吹草動都會受到大眾的關注。
後來李家第三代李繩武也加入戰局,對爸爸和姑姑的發文表示支持。他在Facebook上發文稱:
「近幾年來,我的直系親屬對於濫用權力的情況越發嚴重,而感到擔心……」

一切矛頭都直指李顯龍總理,當然,他也迅速做出了回應,發出長達5頁的聲明。
他指出父親李光耀在2011年8月20日立下第一版的遺囑時,確實加入了拆除故居的一項條款。但去到第5及第6版時,相關條款已取消。
但到了最終版本的遺囑時,這條條款「不知如何又再被加入了」。
他在聲明中強調:
「自2015年3月父親去世以來,出於對父母的尊重,身為長子的我一直盡最大的努力化解家人之間的分歧,但弟弟妹妹的公開信損害了父親的精神遺產。」
這大概就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吧……
04. 道不盡的感謝與再見
感謝你!李顯龍總理!感謝你的和藹可親,永遠帶著笑容,永遠貼近民眾。

感謝你!李顯龍總理!感謝你帶領新加坡經濟大步向前,兩年內解決2008年金融風暴帶來的衝擊;興建多個景點設施,旅遊業大幅增長;推進產業轉型……

感謝你!李顯龍總理!感謝你關注民生問題,使新加坡公共運輸設施快速建設發展;生育率降幅減小;建國一代配套落實,使老有所依……
……
感謝你為新加坡付出的一切!
你曾在2019年11月以秘書長的身份在行動黨大會上表示,來屆大選將是一場硬仗,攸關新加坡的未來。
「下屆大選不只是行動黨表現好一點或差一點,大選將決定我國能不能產出良好和穩定的政府,有別於其他國家,而且能持久。」

2019年,在接受CNN採訪時,你說希望10年甚至20年後的新加坡,政治制度仍然行之有效,能為人民帶來良好的治理,也為人民所尊重和接受。
新加坡未來20年的發展,還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國家認同、貧富懸差、人口老化、經濟繼續發展、國際恐怖主義蔓延等,這些好像是舊問題,但是卻會繼續考驗著新加坡作為一個新興國家的生存與發展。
希望新加坡的第四代領導人,可以站在前三任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你的這個願望,將新加坡治理得更加美好。

對於下屆新加坡領導人,你說:
「無論是前一屆進來的或者是下一屆進來的,要當總理,他的領導方式不可能跟我的,或吳資政(吳作棟)的或者跟李光耀先生的一樣;
因為時代不相同,他自己的背景不相同,他需要一段時間樹立自己的威望,讓人民知道他的性格,他的辦事的作風和領導能力。」
接力棒,交到他們手上了!
再見!李顯龍總理!
再見!「李顯龍時代」!

參考資料:
1.北雁,《李顯龍的承諾》
2.蔡裕林,《李光耀時代VS後李光耀時代》,玲子傳媒,2015年
3.第一財經電視,《新加坡的「李顯龍時代」》
4.央視網,《新加坡第一家庭內訌 李顯龍「王朝政治」野心暴露?》
5.楊志,《李顯龍無法抹去的李光耀痕跡》
6.履霜,《李顯龍與新加坡:不可避免的走向平庸和政治世家的崛起》
7.東博社,《李顯龍真的願意「退位」了?》
8.8視界,《李顯龍總理:下屆大選將是硬仗 攸關新加坡未來》
9.何啟良,《新加坡政治繼承:過渡與隱患》
10.范磊,《李顯龍接班人選浮現,後李光耀時代或許真的來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