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新加坡歷史

2020年05月07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的古往今來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新加坡古往今來!

新加坡最早歷史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11世紀,該島開始被受重視是14世紀三佛齊王子拜里米蘇拉建立馬六甲蘇丹王朝將其建設成港口,並於1613年被焚毀。新加坡現代歷史要追溯至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把該島建設成港口,在英國治下該地茁壯為重要的轉口港,負責印度-中國以及東南亞間之貿易,進使該地成為主要的海港城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新加坡在1942年到1945年被大日本帝國所占領,當戰爭接近尾聲之際新加坡重新為英國統治也開始讓新加坡自治,新加坡渴望加入馬來亞聯合邦並在1963年和該國一起建立馬來西亞聯邦,然而社會內部的矛盾與激化,促使人民行動黨和掌握馬來西亞政權的巫統產生歧見,最後馬來西亞將新加坡逐出聯邦,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成為獨立的共和國。

在面臨失業率高以及住屋不足的壓力下,新加坡開始一連串的現代化過程,建立起輕工業、發展大型國宅以及重金投資在公共教育上,從獨立後新加坡每年經濟成長率高達9%以上,在1990年代該地成為世界最為繁榮的國家之列,伴隨而來的是高度經濟發展的自由市場經濟、國際貿易,以及在亞洲僅次於西亞的國民平均所得。

新加坡 早期歷史

新加坡早期的歷史記載並不多,使用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公元3世紀,馬來人將新加坡的主島命名為新加坡島(PulauUjong),取意「(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東吳孫權時期交廣刺史呂岱於243年派遣朱應、康泰南宣國化。康泰於歸國後著《吳時外國傳》記錄出使南國時的經歷的一百數十國的見聞,其中蒲羅中國就是PulauUjong的對音,是新加坡最早的中文名稱。後來,新加坡又被賦予「NegeriSelat」(海峽之邦)的別譽,因而先有早期的華人移民以「Selat」(海峽)為本源,唿其作「石叻」;後有士大夫在編撰相關書籍時,於《新唐書》中稱「薩廬都」,在《宋史》中作「柴歷亭」。

三佛齊時期

據史料記載,1320年,元朝派人到「龍牙門」(SelatPanikam)尋找大象;1325年,龍牙門派使臣到中國。而「龍牙門」就是今天的岌巴港(KeppelHabour),位於新加坡南岸的海峽中。

1330年,中國元代航海家汪大淵首次來到新加坡,並在所著《島夷志略》一書中將之稱為「單馬錫」,並留下「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單馬錫,一月不下」的記錄。1365年的《爪哇史頌》把新加坡叫做「Tamusik」,而繪製於1430年(明代宣德五年)的《鄭和航海圖》則稱新加坡為「淡馬錫」,類似的名字還出現在同一時期的一份越南文獻上。顯然,無論是「單馬錫」、「淡馬錫」、還是「Tamusik」,都是爪哇語Temasek」(海城)的對音,源自梵文「tamarasa」(黃金)。直到14世紀末,其梵文名字「Singha-pura」(獅城)才首次出現。

新加坡王國時期

滿者伯夷時期

暹羅(今泰國)以及位於爪哇島的滿者伯夷曾爭奪著新加坡的控制權。根據馬來文獻《馬來紀年》的記載,新加坡在一次與滿者伯夷的戰爭中失敗。因而於14世紀末被滿者伯夷統治數十載。

馬六甲時期

當時三佛齊被滿者伯夷國攻占,三佛齊王子拜里米蘇拉由巨港逃至淡馬錫,殺了當地的暹羅攝政王,並自己宣布成為新加坡的新統治者。五年後,他因暹羅的威脅而逃亡馬來半島上的麻坡,然後到了馬六甲,建立馬六甲蘇丹王朝。新加坡自始成為該蘇丹國中重要的一部分,於15世紀初至16世紀初被馬六甲統治。

柔佛王朝時期

在1511年以前,柔佛是馬六甲王朝領土的一部分。1511年,葡萄牙占領馬六甲,柔佛王朝因此而成立,新加坡屬其統治。1613年,亞齊蘇丹國入侵柔佛,焚毀新加坡河河口的據點。此後兩個世紀內沒有關於新加坡的史料。

開埠

18世紀中葉,英國正在擴張其在印度的版圖以及與中國的貿易。他們急需找到一個能夠讓其船隻停泊、維修的港口,以在與荷蘭人的貿易競爭中取得優勢。因此,他們於1786年和1819年分別在檳城和新加坡建立貿易站。

1818年末,印度總督哈斯丁勳爵(LordHastings),決定授權明古連總督史丹福·萊佛士爵士在馬來半島的南端建立一個新的貿易港。1819年1月29日,萊佛士在考察附近島嶼後登陸新加坡。第二天,他就與天勐公簽訂初步的協定,在當地建立一個貿易港。雖然天勐公是實際的統治者,新加坡仍是柔佛-廖內-龍牙馬來蘇丹國的一部分。柔佛蘇丹阿都拉曼在前一年已經和荷蘭人簽訂條約,他的王國其實已經處於荷蘭的統治之下。顯然萊佛士面臨的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萊佛士的塑像今天豎立在他當年登陸的地方

但是,萊佛士知道柔佛內部對這位新蘇丹的合法性有很大的分歧。阿都拉曼只是前一位蘇丹的小兒子。萊佛士成功地將被流放的長子東姑胡申偷渡回新加坡。1819年2月6日,萊佛士宣布東姑胡申成為受大英帝國所承認的柔佛蘇丹。一份新的正式條約簽署,授權英國在新加坡合法地設立工廠。該舉動遭到荷蘭的馬六甲以及爪哇總督的強烈抗議。

在1819年8月之前,英國政府並不知道萊佛士與荷蘭人的衝突。而當他們知曉時,新加坡已經成為英國重要的一塊殖民地。而且,英國曾經在拿破崙戰爭中對荷蘭施與援助。到1820年時,新加坡開始為英帝國產生利潤,三年後,新加坡的貿易額已經超過檳城。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進一步地得到確立,2個新的條約正式簽署。

第一個是1824年3月的《英荷條約》。根據此條約,荷蘭撤銷所有對英國占領馬來半島、新加坡的反對意見,並將他們在馬來半島和印度的所有殖民地讓給英國人。作為回報,英國同意將其在蘇門答臘的明古連讓給荷蘭。兩國在馬六甲海峽中劃出一條分界線,兩國各自取其南北兩端。英國也依此條約從荷蘭手中獲得馬六甲。該條約也有效地削減柔佛蘇丹國的影響力,它的國土被分成三份:位於馬來半島的柔佛(仍屬蘇丹管轄),新加坡(已經正式屬於英國),和廖內群島(由荷蘭控制,今為印度尼西亞的一部分)。

第二個條約是8月與新蘇丹東姑胡申和天勐公簽訂的,兩個人同意將島嶼的管轄權讓給英國,而因此他們獲得更多的現金回報。

英屬時期

英屬時期(1819-1942)

新加坡、馬六甲和檳城這三個英國位於馬來半島的殖民地,於1826年成為海峽殖民地,受到英屬印度當局的管轄。1832年,新加坡成為海峽殖民地的政府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海峽殖民地正式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由位於倫敦的殖民地辦公室直接管轄。

隨著1860年代中蒸汽船的發展以及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新加坡成為航行於東亞和歐洲之間船隻的重要停泊港口。1870年代前後,隨著當地橡膠種植業的發展,新加坡也成為全球主要的橡膠出口及加工基地。到19世紀末,新加坡獲得前所未有的繁榮,1873年到1913年間,當地的貿易增長八倍。經濟的發展也吸引區域內的移民。到1860年,人口已經增長到80,792,其中華人占到61.9%,馬來人和印度人分別占13.5%和16.05%,其他人種,包括歐洲人,則占到8.5%。

殖民政府採取許多措施來解決新加坡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政府於1877年委派威廉·必麒麟出任華人保護府,照顧新加坡華族社群的需要,尤其是控制苦力(俗稱「豬仔」)的非法貿易和阻止婦女淪為妓女。1889年,總督史密斯禁止所有的私會黨。雖然如此,許多社會問題,如住屋短缺和衛生水平低下,一直到二戰時仍未改善。1906年,由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在新加坡設立南洋分會;一時間,南洋華僑踴躍的捐款,間接支持該會的革命活動。

新加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唯一一起事件是1915年的印度兵起義。駐紮在新加坡的印度穆斯林士兵聽說將被派去攻打鄂圖曼帝國後,他們將兵營里的英國軍官全部殺害,準備起義。殖民政府從緬甸和柔佛調來軍隊,才鎮壓起義。一戰結束後,英國在新加坡斥資五億修建一個海軍基地。這個海軍基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船塢,並儲存著能夠支持整個大英帝國海軍六個月的油庫。之後,政府又建一個空軍基地,協助保護海軍基地。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稱新加坡為「東方的直布羅陀」。可惜的是,這個海軍基地並沒有任何戰艦。英國的策略是將英國皇家海軍全部駐紮在歐洲,在新加坡有需要時才遣航過來。

日占時期(1942-1945)

日占時期(1942-1945)

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擊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開啟。日本的目標是要通過攻占東南亞,來取得當地的天然資源,以應付自身的戰爭需要,而馬來半島是塊富產資源的土地(盛產鍚、橡膠)。另外作為英國在東南亞的政治經濟中心,日軍必須要拿下新加坡才可以徹底把英國趕出東南亞。在日軍發動馬來亞戰役前,英國參謀認為日軍無法穿過馬來半島濃密的森林,所以日軍會選擇從南部海域攻擊新加坡;同時,英軍也堅信新加坡是座堡壘,能夠承受日軍的攻擊。

日軍於1941年12月8日(為珍珠港事件隔天)開始入侵馬來半島(史稱馬來亞戰役),首先在馬來半島北端暹羅領地北大年府登陸並且擊退駐守該地的暹羅憲兵,目標是向西南越過馬來—暹羅邊境進攻馬來半島西部地區,同年12月11日亦有一支日軍在馬來亞北部的哥打峇魯登陸,這與日軍在暹羅的北大年府及宋卡港所實施的登陸行動相配合。英國皇家海軍派來Z艦隊包括航空母艦不撓號、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卻敵號、及4艘驅逐艦,該艦隊在戰爭爆發前已到達該區並由海軍上將湯馬鄞·菲利浦斯指揮,目的是攔截準備登陸哥打峇魯的日軍,但是不幸地該艦隊航空母艦不撓號在途中擱淺,不得不回航,由於日軍擁有空中優勢,導致英國皇家海軍於1941年12月10日威爾斯親王號及卻敵號被日軍轟炸機在彭亨、關丹外海擊沉,這使得英屬馬來半島的東海岸門戶大開,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經此役後更無力對抗日軍的登陸行動。

1/3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