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在全球「加息潮」的背景下,從雪梨到斯德哥爾摩到西雅圖,不斷上升的抵押貸款利率將不少購房者擠出市場,房地產寒冬波及全球。數據顯示,加拿大10月的房價比2月低了9%,且今年的房產成交量比2021年少了40%;美國儘管房價跌幅較小,但今年8月的現房成交量同比少了20%。
在如此背景下,新加坡的房產市場還是一片火熱!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中介機構之一OrangeTee&Tie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今年新加坡的外國房產交易總量已經接近疫情前水平。連在新加坡工作多年的房地產經紀人都忍不住感嘆道:今年以來新加坡樓市十分瘋狂。「不管是房價,還是房租,上漲幅度都很快,擋不住一樣。」

根據數據:今年前8個月,新加坡外國買家交易房產總量約14,000套私人公寓,前五大外國買家群體分別是中國、馬來西亞、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其中,中國買家今年1~8月買入932套私人公寓,占外國買家總交易量的6.7%,是馬拉西亞買家購買公寓數量的兩倍。

同時,價值500萬新元(約2500萬人民幣)以上的豪華公寓買家中,中國富豪們也位於榜首,交易達81套豪華公寓,占銷售量的19.2%。

據悉,一名中國富豪今年6月在新加坡新住宅開發項目坎寧希爾碼頭Canninghill Piers購買了20套豪華公寓,價值8500萬新幣(摺合人民幣約4.23億)。同月,另一位富豪以2229萬新幣(摺合人民幣約1.52億)的價位,買下了地處烏節路嘉峰豪庭Nouvel Ardmore的豪華單位。今年9月,還有一位中國富豪則花了6000萬新幣(摺合人民幣約3.1億)買了位於烏節路一處豪宅樓盤的四套公寓。
其實,國際買家在新加坡購置房產並非什麼稀奇的事情,特別是在最近十年。在當前新加坡房產市場中,外國買家購買房產的比例正在逐步增長,甚至在中央核心區一些房產項目裡面,外國買家購買比例高達35%。其中,中國買家可以說是主力軍。有數據顯示,2019年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人成為新加坡樓市最大的海外買家團體,占外籍買家的三分之一。
疫情爆發後,國際買家在新加坡投資置業的步伐放緩了。但伴隨經濟復甦,他們身影又活躍了起來。今年3、4月開始,外國人買房潮重新恢復,尤其是4月份新加坡放寬相關政策之後,旅遊與實地看房增多。研究機構數據指出,今年第二季度,包括獲得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國籍買家一共買入366個私宅單位,比第一季度激增106%。
為什麼新加坡可以得到中國富豪們的青睞?一方面,新加坡本身對全球富人具有獨特的吸引力,這裡政治穩定,是富人最喜歡的避風港。另一方面,新加坡70%以上的人口是華裔。新加坡人的文化相似性和對普通話的高度熟練程度使這個國家特別吸引中國投資人。
更重要的是,與中國、香港和許多其他市場不同,新加坡房地產市場正在穩步增長。據房地產機構Knight Frank和JLL稱,在2021私人住房價格飆升10.6%之後,新加坡的住宅價格預計將上漲1~4%。
去年,新加坡政府將沒有永久居留權的外國買家繳納的印花稅從20%提升到30%以冷卻房產市場。即便如此,一些外國投資人仍然認為新加坡的豪宅比其他城市便宜。
根據《萊坊2022年財富報告》,新加坡是世界上購買豪宅最昂貴的第五大城市,100萬美元只能購買35.4平米,但相對而言還是比摩納哥、香港、倫敦和紐約便宜。

新加坡投資移民申請要求:
Ø 資深企業主:
1. 3年以上的創業、經商經歷;
2. 公司的營業額要求:最近1年不少於新幣2億元;3年的年均營業額不少於新幣2億元,最多2家公司相加;
3. 持股要求:至少30%(如果是上市公司,必須是最大個人股東之一);
4. 投資不少於新幣250萬。
Ø 下一代企業主:
1. 直系親屬持有公司至少30%的股份(如果是上市公司,必須是最大個人股東;
2. 公司的營業額要求:最近1年不少於新幣5億元;3年的年均營業額不少於新幣5億元,最多2家公司相加;
3. 必須是公司的高管或者董事會成員;
4. 4.投資不少於新幣250萬。
Ø 快速增長企業創始人:
1. 公司估值要求:新幣5億元;
2. 該公司的創始人或者最大個人股東;
3. 公司有: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或者私募股權公司投資。
4. 投資不少於新幣250萬。
Ø 家族理財辦公室負責人:
1.合理解釋投資資金(僑連協助);
2.至少僱傭兩位投資管理人員(可以是家族成員或直系親屬);
3.投資不少於1000萬新幣,且承諾在兩年內資產管理資金管理資金達到2000萬新幣;
4.至少10%(或者1000萬新幣,兩者取低值)的家族辦公室資金需要投資在新加坡本地的投資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