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更多時間陪女兒,女行銷人員大膽創業開辦清潔公司,公司如今有超過50名員工,營業額每年超過100萬元。
家欣清潔(Homecarely)服務公司由吳艷(43歲)在2009年創立,她主要負責營銷,丈夫黃金標(55歲)在兩年後加入,負責公司的運作。

吳艷原本是健康產品行銷人員,周末都要上班,導致她犧牲了與女兒的相處時間。
後來,她聽朋友說,現代人忙碌,住家清潔服務有市場,因此她毅然辭工開設清潔公司,希望工作時間能更靈活,可花更多時間陪孩子。
回想起創業初期,她只有5000元的資金,聘請了四名清潔工,在家辦公接清潔訂單,也要親自開著小貨車載送清潔工上門,那時公司只提供家庭打掃衛生和洗窗簾布的服務。
她說,當時不熟悉清潔行業,只能上網學習,還曾用錯清潔藥水來清理顧客住家的大理石,造成地面被腐蝕,必須找承包商來修補損壞的地面,賠了夫人又折兵。
為了擴大顧客群,吳艷當時帶領員工到地鐵站派傳單,也到組屋區的信箱投放宣傳單,花了近九個月才建立了幾十個固定的客戶。
吳艷說:「後來和中介公司合作,客源漸漸多了,為增加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我得積極開拓其他業務,為顧客提供多元服務,如高壓噴射清洗、蒸汽清潔和消毒、洗冷氣、粉刷以及大理石和實木復合地板拋光等服務。」
經過九年的打拚,她不僅擁有自己的辦公室,還擁有300多個固定顧客,當中有超過250個幾乎每周都使用他們的服務。
為確保服務品質 管工隨時突擊檢查
公司一度面臨嚴重人力短缺問題,所幸人力部於去年推出家政服務實驗計劃,給公司帶來一道曙光。
與其他行業一樣,清潔工並不受到本地人的青睞,由於工人難請,吳艷一直面對嚴重人力短缺的問題,導致她需要推掉很多顧客。
她說,人力部為了應付人們對鐘點家政服務的需求,去年實行家政服務計劃,讓她的公司可額外申請多15名外籍員工,問題才迎刃而解。
為了確保公司的服務品質,管工會隨時上門突擊檢查。吳艷說:「因此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最多只有3%的顧客會投訴。」
家欣清潔的員工在開工前都需要經過內部培訓,上門清潔時,除了根據顧客的要求外,也要嚴格遵守公司的清潔程序。例如需要留意細節,如抹冷氣機表面、插座、處理鞋櫃,離開前也要作最後檢查等。
員工有專車接送
員工是公司的資產,為了提供員工便利和足夠的休息,公司不僅提供專車接送服務,工作時間也不超過八小時。
吳艷說,一些顧客的所在地比較偏僻,公共運輸無法抵達,員工又需要在早上9時上班,為了方便員工上班,公司從創立開始就提供專車接送服務以及交通費。
她指出,員工乾的都是體力活,一些馬國員工更每天來回長堤,為了讓員工有更多時間休息,公司也確保員工在下午5時30分前準時下班。
此外,公司規模雖然不大,但也確保員工每個月5日準時領到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