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馬斯·史丹福·萊佛士出生於加勒比海牙買加,也就是今天我們看的電影加勒比海盜的加勒比海那一片。自幼家境貧寒14歲不得已輟學,進入當時英國著名的東印度公司供養一個母親四個妹妹,被公司派到今天的馬來西亞檳城。開始了他與東南亞的一段奇緣。
萊福士本人是個精明好學的人,登陸檳城後學習當地馬來西亞人的文化,歷史和語言。不久受到時任印度總督明托勳爵的賞識,被提拔的很快,又剛好趕上拿破崙當時意圖切斷英國在東南亞的利益。跟著伯樂大哥明托勳爵混打敗了法荷聯軍占領了蘇門答臘從此仕途平步青雲。可謂時勢造英雄,1819年的英國和荷蘭競爭在東南亞的貿易,萊福士又趕上了一波機會,奉命在馬六甲海峽東岸建立基地以此擴張和中國的貿易航道。萊福士便在馬來亞南端建立了一個自由貿易港淡馬錫,這就是今天的新加坡了。
但實際上,萊福士在新加坡的殖民之路也是曲折離奇的,甚至還參加了本地蘇丹的一次宮廷政變。
當時的新加坡蘇丹實際對以萊福士為首的探險隊並不友好,因為新加坡的蘇丹原本是親赫蘭的,前面也講過荷蘭是和英國當時不對付的。所以一開始讓有以殖民新加坡為目的的萊福士很頭疼,但剛想睡覺,就有人來送枕頭。萊福士不知怎麼聯繫到了當地蘇丹的哥哥,蘇丹的哥哥早就想看弟弟不順眼打算取而代之,萊福士剛好又代表著英國可以為其提供幫助。哥倆一拍即合搞了場宮廷政變,另立新君。這位蘇丹的哥哥就被當做新的傀儡統治者。而新加坡也就正式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萊福士爵士也不枉是在英國殖民時代的一位名人,看準了新加坡是歐洲連接進口大國中國也就是當時的大清的咽喉要道。製作了長遠的殖民建設新加坡的計劃,採取了諸多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免徵商稅。正可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此舉吸引了大批的東南亞富商將生意搬到了新加坡。很快新加坡就成為了第一個亞洲自由貿易港。

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萊福士登陸新加坡也間接促使了兩次鴉片戰爭。
萊福士爵士登陸新加坡建設不久就被召回朋古魯,新加坡越來越繁榮就避免不了英國殖民制度下最大的惡行——毒品,奴隸交易,賭博,娼妓行業等暴利且荼毒人民的產業。這些產業的興起讓當時的新加坡整個變成一個三不管的法外之地。英國殖民者從印度產出鴉片經由新加坡將鴉片賣往亞洲各國,其中最大的五星級客戶就是大清了。 不受控制的鴉片市場使新加坡一度成為東南亞的毒梟之都,但客觀上也為新加坡帶來了大量的資金建設。值得慶幸的是,歷史的最後我們的今天,新加坡反倒成為了整個東南亞禁毒力度最大,對毒販毒梟最嚴懲不貸的國家。

但瑕不掩瑜,新加坡的今日成功建設,與萊福士的大力建設與慘澹經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今天新加坡為感謝萊福士爵士對新加坡的貢獻,依舊是有著大量以萊福士命名的萊福士酒店(Raffles Hotel),萊福士坊地鐵站(Raffles Place MRT station),醫院(Raffles Hospital),萊福士城(Raffles City)等。更為有趣的是,今天的中國都有許多以萊福士命名的酒店和廣場。主要來自於今天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下屬凱德置地在中國大陸北京,上海,成都,哈爾濱,深圳,杭州,寧波,重慶等諸多城市投資的房地產項目。所以知道為什麼中國會有那麼多以萊福士命名的廣場和酒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