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時發現食物被打翻該由誰負責? 一些送餐員寧可貼錢了事

2023年08月10日   •   7524次閱讀

點餐後發現,送上門的食物湯汁或飲料被打翻或溢出來,你會如何反應?(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種送餐平台進駐新加坡,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畢竟足不出戶在手機上按幾個鈕,就能享用到心儀的美食,省時又便利。

但試想如果送上門的訂單,不是熱食的湯汁漏出來、就是杯蓋或杯子上有飲料溢出來,甚至用來打包食物的塑料袋都有湯水,你當下會如何反應?

眼見食物的狀態貨不對辦,一些消費者可能會拍照並立即到應用上反映,有時會獲得退款或餐券作為補償。

有些送餐員遇到上述情況時,會毫不猶豫地掏腰包退錢給顧客。雖然這也許並非他們的錯,同時也意味著他們接下的那個訂單不僅賺不到錢、反而還倒貼了。

這些送餐員選擇出此「下策」的原因有很多,但基本可歸咎於一個主因:為保住飯碗。

不想因糾結對錯而耽誤工作流程

有送餐員透露,一年平均三次會因食物被打翻而主動退錢給顧客。(海峽時報)

一名送餐員接受媒體訪問時坦言,他一年平均三次會因食物被打翻而主動退錢給顧客。他還說,有三到四名同行也會這麼做。

綜合這些同行的看法,他們選擇倒貼的一大因素,是不想在工作上留下任何「手尾」(意指遺留下來的麻煩事)需處理。

有送餐員認為,如果還得處理食物被打翻所可能衍生出的問題,或許會耽誤到接下來的訂單,讓當下的狀況變得更棘手。

他說: 「我們希望工作節奏是非常快速的,送抵餐食後就緊接著執行下個訂單,這樣才是我們真正賺錢的方法。」

另外,有送餐員說所謂的「手尾」,是不希望顧客直接向平台客戶服務部門反映此事,因此寧可退錢給他們。(編按:怎麼聽起來有點像封口費呵呵)

他透露,這種「主動虧錢」的做法,能幫助他避免收入被扣除、面對嚴厲警告及帳號被中止的種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如果送餐員不事先「止血」、讓事情越鬧越大,那他終究還是會面對被扣錢的下場。

據送餐員透露,他所屬的送餐平台一般不會先和他們核對情況,假如有什麼問題,他們會先受懲處。(海峽時報)

據他所知,碰到這般情況時,他所屬的送餐平台會有兩種應對方式:

若食物被打翻的情況挺嚴重,平台會向顧客退款,這筆金額會從送餐員的收入錢包中扣除;

若打翻的情況沒那麼遭,平台會給予顧客優惠券,並向送餐員發出警告。

這名送餐員還補充說,通常送餐平台都不會先和他們核對情況,假如有什麼問題,他們會先受懲處,「若覺得被冤枉就得去總部試圖解決」。

避免因小失大

送餐員寧願退錢給顧客也不希望因小失大,其實也與送餐員最在乎的兩大關鍵績效指標(簡稱KPI):警告和顧客評級,息息相關。

一名送餐員稱,當公司因食物被打翻向顧客退款時,送餐員在應用上就會收到一個「合規警告」(compliance warning)。

據悉,送餐員收到警告確實非同小可:

一周內不能被警告超出三次,如果超出限額就會面臨服務被中止,每回「中止期」約兩天;

假如持續收到警告或被中止,就有可能升級為永久禁止(permanent ban);

若沒有預先通知公司有關食物被打翻的事,也會收到帳號被中止的警告。

送餐員擔心自己的顧客評級會因食物被打翻事件而受到波及。(海峽時報)

因此送餐員都擔心,他們收到的顧客評級會因食物被打翻的事件而受到影響。

畢竟,累計評級越高的送餐員,接到送餐訂單的機會要高得多。換言之,顧客打的分數和他們的工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另一方面,有送餐員認為,他們主動退錢給顧客,是因為食物被打翻自己也有責任,即便可能取餐時已經有「漏湯漏水」的痕跡,但他們應再三檢查才出發前往送餐目的地。

有一派送餐員則說,他們能感同身受,所以不介意自掏腰包向顧客補償,畢竟顧客消費就應獲取高品質的服務,如果食物送達有明顯被打翻的情況,而送餐員又默不吭聲,難免會令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們的老闆怎麼說?

新加坡三大送餐平台Grab(左起)、Deliveroo和foodpanda。(聯合早報)

儘管一些送餐員會選擇退錢給顧客,但大部分送餐平台業者指出,送餐員們其實不需要為此作出賠償。

Grab發言人回復媒體詢問時說,若收到有關食物被打翻的投訴,Grab會承擔給予消費者的退款金額。除非送餐員處理訂單時持續失誤,並且收到多則類似的投訴,否則他們不會受到懲罰。

至於退款方面,Grab的立場是,假設對投訴進行評估後被認定有效,他們會先為顧客處理退款,再決定退款應歸於哪一方。

「如果出現分歧,Grab會為餐飲業者和送餐員提供申訴管道。」

Foodpanda則回應說,送餐員無需承擔食物被打翻的任何費用。當顧客要求退款時被扣除任何收入金額,他們也不會面對懲罰。

Deliveroo也持相同看法說,旗下送餐員在面對食物打翻或溢出時無需賠償,他們也不會向送餐員索回事件中的金錢損失。若需要幫忙可向支援團隊協助,必要時可以為顧客再次送餐。

(Deliveroo網站截圖)

送餐員示範:要一滴不漏真的好難!

當把食物交到顧客手中,才發現有被打翻的跡象,那一刻確實會讓作為「中間人」的送餐員陷入兩難。因此,不難理解他們願意吃一點虧,是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送餐員一天內想接到更多訂單增加收入的心理絕對能理解,但如何在送出每一份餐食的過程能確保又快又準時又好,維持高水平的優質服務,並非易事。

為了不要讓一些送餐員左右為難,一些店家會特別用心處理外賣訂單,比如在紙杯或塑料碗上裹上一層保鮮膜。但基於成本增加和忙不過來等因素,不是每個商家都會這麼做。

身為顧客,假如收到食物時打翻的情況不是特別嚴重,有時候可能唯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紅螞蟻最後分享下列這段視頻,來看看這名新加坡送餐員親自示範,送熱飲時著實很難做到一滴不漏。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591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24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