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清潔玻璃的保潔人員
隨著新加坡人的收入一路攀升,人們漸漸開始依賴於四面八方湧來的廉價勞動力,來替他們保持城市乾淨。所以環境局局長陸勝烈表示,「新加坡不是一座乾淨的城市,而是一座被打掃乾淨的城市」。
對比其他國際大都市,新加坡的保潔員人數看起來多得有點過剩。單是向國家環境局註冊的就有5.6萬名,還不包括數以千計的獨立合約承包商的雇員。
一些繁華街區如烏節路,每小時保潔一遍,每個月清洗人行道一次。大學的走廊,每幾個小時就有保潔員巡邏查看地面。

人流量大的烏節路,保潔更加頻繁細緻/unsplash
因為清潔工人數量太多,部分新加坡人開始感覺保持清潔不是自己的分內事情,應該給錢讓別人做。
現在,不少人在美食廣場吃完飯把托盤留在桌子上,轉身就走。新一代的學生們也學會了這個壞習慣,覺得在飯堂的剩飯會有人收拾。
在小區裡面也一樣,由於每天會有兩次保潔門口走廊的服務,如果發現門外的草坪被弄髒,居民第一時間不是想到問問鄰居怎麼回事,而且直接投訴大樓保潔員。

社區衛生基本依賴保潔/unsplash
東岸公園每天凌晨4點,開著電車的清潔人員默默撿走前一晚人們吃剩的食物、紙袋、酒瓶。公園方為保潔員建立了應急群聊,只要收到垃圾投訴就要求隨叫隨到。還有其他旅遊景點內,新增的智能垃圾桶,裝滿垃圾時就能自動發出警報。
單是一個公園,每天就產生高達1000袋垃圾和落葉,在永遠不會滿的垃圾箱後面是10個小時的辛勞工作。

乾淨的外表下,是辛勞工作 這只是有酬勞動的人們,大大小小的環保組織拉動義工和社區的俱樂部,休息天在住宅區翻找垃圾。200多名義工曾在北部的卡迪社區里翻找了半天,也就撿了幾個菸頭、一些桌子上亂丟的紙巾。
因為社區已經被清理得很乾凈了,沒有一個義工能撿到滿袋的垃圾。保潔員加上熱心市民的努力,許多新加坡人放鬆了堅持多年的好習慣。
新加坡乾淨的體質,並不是出於自覺的潔癖,甚至高額罰款也阻止不了垃圾蟲們亂拋垃圾。根據環境局的數字,一年累計有約3萬張亂扔垃圾的罰單,每天都能抓到88個存有僥倖心理的「垃圾蟲」。

乾淨需從心開始/unsplash
於是,環保局又考慮著重新推出——「沒有保潔員的一天」大掃除活動,希望居民重新拿起打掃工具,體會一下從前全靠自己動手的日子。
表面上,這座罰款城市,還算是美好的城市(Fine city)。但似乎在獨特的經濟條件和氣氛里塑造出來的城市面具,還是擋不住隱藏的原始情緒。看來想要把自覺保持整潔乾淨刻入城市的性格,必須從心開始潔癖。
參考資料:
蒂姆·麥當勞,新加坡環保綠化先進:亞洲「最乾淨城市」一塵不染的成本與收益,2018-11-28 關鍵評論網,新加坡這50年做了什麼,能成為世上最清潔國家?, 2019-07-03 莎拉·基廷,這是世界上最爭強好勝的國家嗎?,2018-04-04 FarisMustafa,Singapore's endless pursuit of cleanliness,2021-04-09 SweetSingapore,Why is Singapore so Clean?,2019-10-10 DJULIAMONTANA DE VEYRA,Singapore: Laws To Know Before You Go,2021-10-22
本文經「九行」授權發布
九行 |《新周刊》旗下的新銳旅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