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被騙子指示退保 保險公司職員機警助保逾16萬積蓄

(左起)華僑銀行集團反詐騙部門經理羅昶翔、華僑銀行蔡厝港分行客戶服務經理吳瑞莉和大東方客戶服務中心助理杜明安聯手防止老婦受騙。(圖:華僑銀行)
本地七旬婦女收到假冒保險公司寄出的信件,還同騙子聯繫約一個月,被指示退保,所幸保險公司客服人員察覺不對勁,防止她損失16萬3000元的血汗錢。
受害者是一名73歲的退休人士,她去年12月1日收到一封來自一間保險公司的信件,稱有一筆約6000元的現金支付。
她昨天(18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當時看到覺得奇怪,她買的一份十年保單明年才到期,每個月都會寄信,但從來沒有說有現金支付。「這一次不同,就(覺得奇怪)」。
她把信件拿給同住的兒子看,兒子讓她撥打信件上的電話號碼問清楚。
「如果不打去問就沒事,一打去就惹禍了」。
稱中國同本地警方聯手破案 受害者涉案成嫌犯
接通電話的是一名聲稱是「銀行安全部門」男經理,對方先是問受害者是否有在中國天津銀行申請了信用卡,接著說有人冒充她的身份盜用她的戶口,讓她開始慌張。
這名「安全部」經理也把電話轉至「中國警方」,讓她跟林姓官員進行視訊,這名官員便告訴她,有人盜用她的戶口在11月5日進行了3萬1500人民幣(約5941新元)的交易。
「我嚇一跳,我都沒有開這些,但他們跟我說,不用怕,我們會幫你。」
騙子之後告訴受害者,中國警方正同新加坡官員合作搗破一起詐騙案,嫌犯盜用多人的戶口進行犯法行為,而她也被牽連成為嫌疑犯,為了不妨礙警方行動,她不能將此事告訴任何人,如果影響破案會坐牢,還會涉及孩子。
他們之後還教導只會撥打和接通電話的受害者,如何使用通訊軟體對話,讓她每日早晚通過WhatsApp發出「早安」和「晚安」簡訊向他們報告。
由於擔心牽連孩子,受害者果然沒有把對話內容告訴家人,之後每天查看銀行戶口,未發現有金額被提出,所以放下戒心,沒想到自己已經上當。
騙子教她退保時 向保險公司職員撒謊
騙子之後來電介紹了一名「組長」,告訴她因為受害者年齡大,有機會提早申請優先調查權,還她清白,並在兩天後(12月27日)指示她開設另一個銀行戶口,把1000元放入裡頭。
一直以為自己涉及案件成為嫌疑犯,受害者因為感到害怕,就完全聽信和遵守對方的所有指示。
過了幾天,這名「組長」得知她名下有三個大東方保單,便指示她將一個超過9萬3000元的保單退保,存入新開的銀行戶頭,還教她如何向保險公司人員撒謊。
1月4日,受害者到西城(Westgate)的大東方分行退保,被客服人員問了許多問題。
「我就講騙話,說要幫兒子投資做生意,幸好他看得出我在講騙話。」
大東方客戶服務中心助理杜明安發現事有蹊蹺,決定把通知華僑銀行集團反詐騙部門,該部門立即同警方合作進行調查。集團反詐騙部門之後到受害者家中,告訴她自己受騙,便報了警,阻止受害者的積蓄被騙走。
受害者說,和騙子的來回溝通進行了一個月左右,騙子的所為非常逼真,因此才落入圈套。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作為教育題材,不想讓老人家和年輕人(上當)。
根據2022和2023年的數據,華僑銀行所收到的詐騙案舉報中,假冒官員的騙局占了低於5%。去年,求職詐騙和社交媒體冒充詐騙案則占了一半以上,電子商務詐騙案占了近20%,投資詐騙案則占近15%。同前年相比,銀行收到的舉報中,社交媒體冒充詐騙案在去年增加了三倍,投資詐騙則增加近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