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剛到新加坡的朋友向我諮詢,如何預約新加坡的公私立醫院,具體流程又是怎樣的?那麼我就以我前段時間做腸胃鏡的檢查為例,梳理一下整個預約就診流程,希望為大家做個參考。
先說明一下:
對於日常的感冒、發燒等,到就近的私立診所即可,如有必要,診所醫生會建議再到公私立醫院複診,不建議第一步就直奔醫院(這也是新加坡分級診療制度的精髓,重要的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腸胃鏡檢查,在新加坡屬於日間手術的範疇,花銷可通過住院險理賠。

下面結合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介紹一下新加坡公私立醫院預約就診的流程。
1、非緊急情況,先去私人診所就醫。我因為近期出國,飲食不習慣,腸胃有些不適,我先去了家門口的診所,醫生初步診斷後,建議我去公私立醫院做進一步的腸胃鏡檢查,並出具了referral letter (推薦信)。需要注意,不能直接預約做檢查,而是先要預約見腸胃科的醫生。
2、拿到診所的referral Letter後,預約公私立醫院的專科醫生。多數情況下,新加坡公立醫院的預約會很滿,等待周期普遍較長(至少4-8周)。我自己配置的是覆蓋私立醫院的住院險,所以就選擇預約私立醫院醫生。
3、預約前,先確認自己配置的是哪家公司的住院險,為方便後續能獲得最大理賠,儘量選擇保險公司的panel doctor(指定醫生),相關醫生的列表,在保險公司的網站上都可以查詢到醫生列表(並附有聯繫方式)。

4、在醫生列表中,選擇心儀的醫生(可提前做一下功課,看哪位醫生比較出名),直接打電話過去確認,看看可預約到的時間哪個更合適。我早上9點打電話預約,正好當天上午11點有個空位,就確定了下來。
5、接下來,帶著referral letter去醫院見醫生。醫生診斷過後,如有必要,會與你安排做腸胃鏡的時間,我的腸胃鏡檢查時間,確定在一個星期後。同時,醫生助理會與你確認保險(關於後續理賠),以及告訴你腸胃鏡檢查前注意的飲食和清腸事項。
6、隨後幾天,按醫生囑咐注意飲食,特別是檢查前三天,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要特別注意。

7、在檢查當天,規定時間到達病房,護士會提前做一系列的準備,隨後醫生到達,打麻藥,檢查開始。印象中,打麻藥後的一分鐘內,我就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已是1個小時後,那時所有檢查都已結束,整個過程都是無感的,總體來說,體驗還是蠻不錯的。
8、檢查結束,病房會提供簡單的餐食。過後,返回去見醫生,醫生會與你分析腸胃鏡的檢查結果。這個時候,整個檢查結束。
補充一點:如果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住院或手術的花費,不需要提前支付,醫院會與你投保的保險公司對接,後續你會收到保險公司寄來的帳單,支付自付的那部分費用即可;如果是外國人,需先墊付費用,在拿到最終帳單和報告後,再與保險公司申請報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