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報中,淡馬錫表示,他們的投資理念16年來都沒有改變,遵循了四大投資主題:轉型中的經濟體;增長中的中產階;顯著的比較優勢;新興的龍頭企業。
未來的投資策略將以六大趨勢為依據,即壽命延長、財富增加、可持續生活方式、智能系統、共享經濟,以及互聯互通的世界。
再看今年以來,淡馬錫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動作?
2019年年末,淡馬錫控股通過其全資子公司KyaniteInvestment Holdings提出收購要約,將吉寶集團(KeppelCorporation)的控制權(直接持股+間接持股)從30.55%提升至51%。
收購完成後,淡馬錫對新加坡兩大海工巨頭的控股比例均超過51%,構成了整合兩家公司的基礎,因此許多業界人士紛紛表示淡馬錫下一步可能將勝科海事和吉寶岸外與海事整合成一家公司。

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2014年以來海工低迷行情,全球造船與海工產業的三駕馬車——中國,新加坡和韓國都在主動瘦身,大型造船與海工集團紛紛併購整合,中國的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團將整合成中國船舶集團,韓國的現代重工收購大宇造船與海洋,新加坡淡馬錫通過收購的方式控股該國兩大修造船與海工集團。維持多年的全球造船與海工巨頭的數量在2019年銳減。
新加坡和韓國的造船與海工產業均有較多的美國資本的介入,新加坡吉寶企業的股份更是有65%分別在海外,韓國的現代和三星財閥對現代重工和三星重工股份的持有率為20%左右,其餘的股份非常分散,國外投資者眾多。而中國的情況則完全不一樣,中國的海工產業的主力為國有企業,國資委對國有海工企業的持股份額基本為100%,為完全自有。
在2014年因油價暴跌引起的海工危機中,唯有新加坡海工獨善其身,中國投機建造的自升式鑽井平台大幅度減值,韓國為主流承包商建造的鑽井船遲遲無法交付,甚至出現二次棄船現象。
新加坡當局除了在低迷行情下通過母公司注資等方式幫助企業加快走出虧損,勝科海事的Mega Yard的建造工程也沒有停下腳步,截止目前,勝科海事MegaYard的前兩期工程完工,新加坡海工場地小,不開闊的問題得到一次性解決。有行業人士表示,勝科海事建造的大型MegaYard就是為了收購吉寶岸外與海事做準備。
因此,淡馬錫這一舉動可謂震驚新加坡經濟界,淡馬錫完全控制了新加坡兩大海工巨頭,並促成他們合併的話,就意味著淡馬錫完全控制了新加坡海工產業。也將讓這個新加坡的支柱行業在國際上擁有更強大的競爭力。
除此之外,在今年5月份,淡馬錫還高調宣布加入由Facebook主導的「Libra天秤幣計劃」。即使Libra在全球多地金融監管部門受到阻礙,其合規性仍飽受質疑。

但是淡馬錫仍然對它寄予厚望,淡馬錫國際副執行長謝松輝在集團文告中表示,淡馬錫正同政府機構及其他公司合作,推進區塊鏈科技的應用。
他說:「淡馬錫成為天秤幣協會會員,將能為創建一個具成本效益的零售支付系統邁向全球性監管網絡做出貢獻。」
他表示,該領域許多發展項目讓淡馬錫控股感到振奮,集團期待進一步發掘區塊鏈科技的潛能。
今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都造成了嚴重的衝擊,作為主權基金淡馬錫受到全球金融市場重挫的影響,也難以倖免。
《彭博》3月24日的報道指出,淡馬錫市值前12大持股在1月2日價值達738億美元,但到了3月20日,已跌至503億美元。也就是說,公司市值在2020首季縮水235億美元。
在這當中,新加坡電信(Singtel)是虧損最大來源,市值下跌74億美元,緊接著是星展銀行(DBS)的53億美元,凱德集團(CapitaLand)、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新加坡技術工程(Singapore Technologies Engineering)和阿里巴巴(Alibaba)等都至少跌10億美元。

但《彭博》4月8日的報道再指出,淡馬錫在過去2個禮拜,將包含泰國電信控股公司臣那越集團(Intouch Holdings)、韓國生物製藥公司賽特瑞恩(Celltrion)在內等持股拋售,總共套現約7.79億美元。
除了拋售股票套現外,淡馬錫內部也展現出應對危機的姿態。
淡馬錫控股2月24日宣布,將從4月份開始暫停全體員工的加薪,包括升職者的加薪都將被凍結。
同時,執行總經理級別和以上的高級管理層可選擇自發性削減基本工資,最高可達5%,最長為期一年;此外,高層今年的年度花紅也將被削減。
公司將把省下的員工加薪預算,悉數捐獻給旗下員工志願組織-淡馬錫關愛意願團(T-Touch),而高層自願減薪的金額則將以一對一的方式,捐給關愛意願團。

除此之外,新加坡財政部今年下撥的超過600億新幣的補貼計劃中,很大部分預算來自於淡馬錫的資產收入。
財大氣粗,家底雄厚的淡馬錫控股,即使遭遇了新冠疫情的衝擊,仍然在危機中把握時機,積極售賣股票、擴張投資版圖,為的是帶動新加坡經濟儘快復甦;同時它也貢獻自己的巨大力量,為新加坡社會謀福利。
新加坡有了淡馬錫就有了強大的財力後盾,人民也就有了心中底氣。
資料來源:
1. 新浪財經:淡馬錫600年後新傳奇
2. 搜狐財經:國有控股公司中的神話 新加坡淡馬錫集團大起底
3. 早報:淡馬錫控股加入面簿天秤幣計劃
4. 國際船舶網:淡馬錫再出手!新加坡兩大海工巨頭合併在望
5. 自由財經:新加坡淡馬錫首季虧損,股票套現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