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低能耗海水淡化技術的研究
新加坡目前主要利用反滲透技術進行海水淡化,需要大量耗能才能將海水處理成飲用水(能耗約3.5kWh/m³)。PUB正在探索低能耗海水淡化技術以確保可持續地淡化海水,希望將能耗降低一半:
電去離子技術(Electro-deionisation):目前PUB已成功在日處理量為50m³的中試廠證明利用此項技術淡化海水的能耗為1.65kWh/m³,節省近一半的能耗。PUB近期將在大士繼續擴大升級技術示範規模,計劃在日處理量為3800m³的廠里進行驗證,一旦技術驗證可行,將繼續在大士海水淡化廠進行10000m³/d的大規模示範驗證;
仿生技術:模仿紅樹林植物和廣鹽性魚類使用少量能量從海水中提取淡水的生物過程。
新加坡「不缺水」--戰略規劃
核心戰略規劃
目前新加坡的每日用水約4.3億加侖(約195萬噸),進口水量為2.5億加侖,本地供水1.8億加侖。統計數據表明住宅用水占比45%,非住宅用水占55%(主要為工業用水)。到2061年,新加坡的總需水量將會翻倍為8.6億加侖(預計住宅用水占30%,非住宅用水占70%),屆時供水協議到期,進口水源中止,新加坡如何滿足這多出來的6.8億加侖日供水量的需求呢?為了滿足全國未來可持續供水需求,PUB集中精力,將目光放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和擴大海水淡化產量上。預計到2061年,新生水(NEWater)和海水淡化將滿足新加坡未來水需求的85%。整體的戰略規劃歸納如下:
最大化產出(收集每一滴雨水)
無限回用(污水回收再利用)
飲用海水(開發新技術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
輔助計劃 新加坡還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規劃輔佐戰略規劃的實施,包括:
(1)節約用水
管理用水需求與確保充足供水一樣重要。實現可持續的用水和水管理需要大眾的參與和承諾。社區的參與有助於實現可持續性用水和管理水對環境的影響。PUB採取了強制性措施、合理的水價和推廣活動,以達到善用每一滴水的目的。 為了鼓勵社區內人人能夠節約用水,PUB實施了一系列節約用水的計劃。除了持續推進節約用水的宣傳活動外,還針對大型用水用戶推出了節水管理計劃,以及對洗衣機等用水家電等實施強制性的省水標籤計劃,如強制性節水標示方案(Mandatory Water Efficiency Labelling Scheme, WELS Label)、馬桶更換計劃(Water Closet Replacement Programme)、用水效率獎(Water Efficiency Awards)等。 在個人層面上,新加坡的人均家庭用水量從2003年的每天165升減少到2017年的143升。目標是到2030年將其降低到130升。
(2)大眾參與 – ABC計劃
自2006年推出 ABC計劃(Active, Beautiful, Clean Waters Programme,「活躍、優美、清潔 – 全民共享水源計劃」)以來,人與水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人們更懂得珍惜水源,保持水道和河道清潔。在「ABC計劃」指導下,新加坡優化了蓄水池、河流和運河的傳統功能——引水和蓄水。現在很多社區空間為人們提供了更多休閒娛樂的機會,使新加坡變成了充滿活力的花園和水之城。到2030年,新加坡政府將在100多個可行地點來實施該項計劃。 此外,新加坡政府還設置了「水印獎」表彰個人和組織在水行業的傑出貢獻。 (3)培訓引導發展 合理有效的教育和培訓將會直接提高生產力,PUB為此設立了專屬學院——新加坡水務學院,以培育更多人才共商對策,確保水源事務的持續穩定。新加坡水務學院集所有的水務培訓於一身,為新加坡水務行業的職業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公用事業局的領導下,新加坡水務學院對所有的培訓和教育項目進行規劃、設計、提供、安排和協調。它還為本地和國際水務人士開設了多項專業課程。 因此,節水為先,非常傳統水資源的高效開發和利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又使新加坡成為一個「不缺水」的國家。 未完待續 IWA微信已開通了原創保護功能,其他公眾號轉載不得修改其中的任何文字、圖片和排版,未經授權不得擅自摘抄複製微信內容
國際水協會(IWA)官網 www.iwa-network.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