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除了疫情,新加坡最大的話題就是經濟。疫情可能是一時的,經濟關乎新加坡的國運,所以政府非常重視。很多人都關心,疫情之後新加坡要如何重啟經濟?

(圖源:HKET經濟日報)
也許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示。
金融危機時,新加坡遭受的遠比現在嚴重…… 新加坡的擁車證,號稱最貴鐵皮,雖然近年來都是幾萬的報價,在2008年中小型汽車組(A組)擁車證的價格一度跌到2新幣。
2008年經濟危機導致當時房價下跌25%, 2009年第二季度房價開始快速反彈。
2010年的二季度房地產指數就回補並反超了08年的水平。

(圖源:海峽時報)
這次疫情和2008年經濟危機本質上不同,不可能出現25%的跌幅,2008年之前沒政府干預的降溫措施,出現很多短期炒作投機者,今天買入,一個月內就賣出,可以快進快出,那時房價自然就出現泡沫。
2009年之後政府出台多達9輪的降溫措施(如額外印花稅和總債務比率等),對買家實力有要求,有很多中長期投資者,不像2008年出現很多短期投機者。
政府降溫措施目的保證房價穩定發展,現在房價基本沒泡沫,新加坡作為曾經亞洲四小龍之一,2007年烏節路的房價就有3-4萬新幣/平方米,現在這價格也可以在烏節路買到讓您滿意的房產
新加坡的經濟在金融危機過後的2010年迎來高光時刻,貿工部三度調高了全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從原本的3%至5%,上調到13%至15%。
最後新加坡2010年取得14.7%增長,成為全球經濟復甦過程中,表現最亮眼的經濟體之一。

這是怎麼樣辦到的?
經濟學家分析2010年新加坡的經濟反彈,除了全球環境變好,最大的變化就是新加坡濱海灣南部一帶改頭換面了。


金融危機之前,新加坡沒有金沙酒店,沒有大蓮花,也沒有聖淘沙。
金融危機之後,金沙酒店和聖淘沙的落成,以及其中的兩座賭場開放,使得新加坡從危機中迅速反彈,經濟快速發展!
所以有人說濱海灣就是新加坡的「福地」。


這次疫情之後,不出意外會效仿當年,大興土木基建去拉動經濟增長。
未來幾年新加坡的基建重點還是在南部。
誠然,濱海灣已經很美,但是在政府的規划下還可以更好!

去年新加坡出爐的2019發展總藍圖草案DRAFT MASTER PLAN,在對接下來10-15年的中期土地發展計劃中,重點就是南部瀕水地區。


(圖源:URA)
在新的總藍圖草案中政府這次沿著南部海岸,劃定了一個總面積2000公頃的地皮,以計劃未來發展為南部瀕水地區(Greater Southern Waterfront)。
一系列規劃中包含有碼頭搬遷,濱海灣南部開發,聖淘沙升級改造,以及金沙酒店的升級擴建等等。 所以未來10年,新加坡的建設重點還是在南部。

金沙酒店升級示意圖
(圖源:海峽時報)
另外政府也決定為新加坡的CBD注入更多活力,打破單一辦公區域和商業區域的刻板印象,並且拉近人們居住和工作的地點。
具體做法就是將在市中心一帶建造更多的住宅,也鼓勵將現有的辦公大樓轉化為酒店和住宅。

最近一些嗅覺敏銳的海外資本已經快速進場了。
就在一周之前,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斥資約84億人民幣買下新加坡市中心的AXA大廈50%的股權。

據說未來將響應政府規劃,AXA將被重新開發成商住兩用的大廈。
而新加坡的一些發展商則更加有遠見,已經把住宅建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