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向善編程加速器計劃協助五組公民團隊,針對醫療廢棄物、野生動物保護,公共衛生和食物浪費等問題,實際落實和推出他們的解決方案。
這個公民團隊設計了可自動識別鳥鳴聲的系統,速度比人工識別方式快十倍。團隊希望系統有助相關部門更輕鬆地追蹤林里的動物。
國立大學計算機科學學生帕蘭賈佩說:「分析三個月的數據需要4200個工時。在這段時間內,現場情況可能已經發生變化,因此我們正在彌補這個空白,並提供更快的洞察力以實現可擴展性。」
由政府開源科技部舉辦的為期兩個月的向善編程加速器計劃通過資金支持、專家指導等,給予在向善編程馬拉鬆脫穎而出的五個公民團隊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確保他們的創新方案能夠有效解決實際問題。
數碼發展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表示:「我們不僅僅是關心科技,科技的進步和創新。實際上我們更關心的是這對人們和社會的影響,我們關心它們如何可能造福或傷害社區,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採取開發者的思維方式。」
黃循財總理預計下個月將針對我國智慧國計劃做出新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