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顯龍總理
2022國慶群眾大會演講
Singapore

李顯龍總理在今年國慶群眾大會的華語演講中,呼籲年長國人施打第二疫苗追加劑,同時談到地緣政治的挑戰、華社對國家認同感、消費稅等課題。他表示,政府將會繼續觀察生活費上漲的問題,並在必要時,為國人提供更多援助。

華語演講全文
各位同胞,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今天能在這裡和大家再次見面。
這兩年多, 我們 齊心對抗冠病, 歷經不少考驗 。現在,大家的生活漸漸恢復正常了也正在學習如何與冠病共存。
在這期間,民眾互相幫助,也全力配合政府。我衷心感謝大家的付出和努力。
病毒還在變異,我希望大家保持警惕這包括:勤洗手,戴口罩、有症狀,自檢測、雙紅線,請隔離、打疫苗,別遲疑。
年滿80歲的國人,我懇請你去打第二個追加劑。其他比較年輕的樂齡人士,我也勸請你們去打第二個追加劑,我自己就已經這麼做了。這將給我們更好的保護,減少患上重症的風險。

地緣政治挑戰
我們在應對疫情的時候 ,也面臨其他的挑戰。
外部的環境越來越不穩定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中國和美國的分歧日漸加深,台灣問題只是其中一個爭端。另一個影響全球安全形勢的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這導致俄羅斯和許多國家,尤其是和美國以及其他北約國家,產生了深刻的矛盾。而這一切都對新加坡影響深遠,我擔心,這個區域裡,大國之間的博弈會更加激烈,局勢也會更加緊張。亞太地區會不會出現和歐洲一樣的糾紛,發生衝突呢?我們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所以,要做好心理準備,團結一致,應對任何危機。
俄烏戰爭爆發的時候 ,新加坡明確表態譴責俄羅斯。一般新加坡人明白政府的立場,但是也有一些人問政府,為什麼要得罪俄羅斯?為什麼要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新加坡何必「強出頭」?其實我們不是選邊站,我們不是親美,也不是要和俄羅斯作對。但是,我們必須採取堅定的立場,捍衛根本的原則,不能含糊。因為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對所有國家,無論大小,都很重要。尤其對新加坡這樣一個小國來說,這關係到國家的生存。我們向來反對強權就是公理。當1983年美國入侵格瑞那達的時候,新加坡在聯合國大會上就投下反對票。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的時候,我們同樣堅決反對。在烏克蘭問題上,如果我們不堅持立場,不明確表態,萬一有一天,我國面對侵略,國際上就不會有人為我們說話。

聯合國提呈譴責俄羅斯決議案時世界各國的立場並不相同。在亞洲國家當中,印度投了棄權票。印度的主要戰略考量是與中國的關係。印度與中國之間存在相當嚴重的摩擦。因此,他們有充足的理由要同俄羅斯保持友好關係,他們也要繼續向俄羅斯購買軍備。中國也投了棄權票。中國主要考慮到自身與美國之間的矛盾。中方認為,即使他們反對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也不會贏得美國的感激和回報。一些中國的言論甚至認為,美國對付俄羅斯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國。畢竟,一些美國的言論,就把烏克蘭問題定義為民主國家和獨裁政權之間的鬥爭。這使到中國更不願意削弱同俄羅斯「上不封頂」的戰略合作關係。在東協,越南和寮國投了棄權票。這兩個國家從蘇聯時代,就同俄羅斯的關係密切。其他的東協成員國雖然支持決議案,但都沒有點名譴責俄羅斯。這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的危機感不像我們那麼強烈,因為他們都不是東協最小的成員國。新加坡是東協最小的成員國,我們的利益考量自然和這些國家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但譴責俄羅斯,還對它採取了針對性的制裁。
我剛才一一說明了各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採取的立場,主要就是要讓大家可以進一步了解,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利益和考量。我們從社交媒體,例如WhatsApp、Telegram、Facebook、微信等,獲得各種信息。我們可能以為這些信息都是真的,都是可信的。其實,有些信息是別有用意的,想要影響我們的立場,甚至破壞民眾對政府的信任。例如,在烏克蘭的問題上,人們在手機上接收到的信息,有不少顯然是要激起一種強烈的反美情緒。中文的有,英文的也有。另一些信息,目的是要抹黑俄羅斯和中國,他們也是想要影響我們的立場,要我們和西方站在一起。所以,當我們收到任何信息的時候,都必須要有所警惕,想一想:這些信息是哪裡來的?有什麼用意?我們真的要把它轉發給朋友嗎?我們應該先弄清楚事實,不要「照單全收」。我們必須防範不良外國勢力的干預,不論它來自哪一方,這樣我們才能夠保障國家的主權和獨立。讓我感到慶幸的是,大多數國人都支持政府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包括常用華文社交媒體的華社人士。

文化傳承
華社人士能夠認清國家利益,是因為我們對國家的認同感越來越深厚 ,也和我們的文化自信有密切的關係。
我們的文化工作者很有本土意識,他們在創作里注入本地特色,反映了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譬如:成立了五年的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不但積極通過各種活動,介紹華族的傳統文化,還展現了我國獨特的文化面貌。最近,中心演出了一部音樂舞台劇,以嫦娥奔月的故事為靈感。這是一個古今結合的創作,融入了許多本地元素,包括新謠、本地特色的語言,和新加坡人的情感。

我們優秀的新加坡華樂團,也經常呈獻很有南洋風韻的音樂。樂團成員有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也有在這裡居住了幾十年的新移民,他們不新了,早就是老移民,早就融入了新加坡社會。疫情期間,樂團在線上演奏了一曲本地創作的華樂,叫做《融》,融合的融,表現出我們同舟共濟的精神,讓我們聽一小段。
近年來,許多人士和團體對本地華族語言、藝術和宗鄉組織進行研究,反映我們對文化成果的自豪。一個例子是,推廣華語理事會推出的新加坡華語資料庫,收錄了本土特色的詞彙。這些詞彙跟其他華人社會的用法,是不大一樣的。
例如,年輕人談戀愛,我們這裡會說「拍拖」。我們去旅行,是說去「吃風」。當我們覺得幸好沒事,會說「好彩」。另一個,我們的老闆,叫「頭家」。如果你聽到朋友這麼說,我要跟女朋友去拍拖,出國吃風,好彩頭家點頭,你馬上知道他是自己人。
在這個基礎上,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即將成立一個研究小組,對本土華族文化的發展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和介紹。這個計劃獲得政府的支持。
新加坡的華族不再是落葉歸根,而是落地生根。我們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說,而且一定要把它說得精彩。

經濟挑戰
接下來,我要談一談,大家十分關注的生活費問題。最近,大家都發覺很多東西比以前貴了,錢不夠用。政府知道人民的擔憂,所以,我們已經採取措施,竭盡所能協助有需要的國人。
而我們的做法, 是提供針對性的援助。其中一項家家戶戶都能受惠的計劃,就是社區發展理事會 (CDC) 的鄰里購物券。這個購物券可以幫助大家應付日常開銷。大家用購物券,在鄰里買東西、吃飯,還能幫助到鄰里商家和小販,可說是一舉兩得。
我很高興,CDC購物券受到大家的歡迎。至今,有超過1萬8000個鄰里商家、小販和咖啡店攤主參與了計劃。大多數的家庭已經使用了購物券,總額將近1億8000萬元。數目相當可觀!這個計劃說明了我們如何有效地利用資源,對症下藥,減輕大家的負擔。

這個財政年度,也就是4月開始,我們陸陸續續推出了許多援助配套。讓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這是一個住三房式組屋的低收入家庭一對夫婦,兩個小孩。我準備了這份特別的月曆,給大家做個介紹。你看他們獲得的援助很多,密密麻麻的,幾乎每個月都有。
我剛才提到的CDC購物券,就在五月發出去了,明年一月還有一些。這個月,他們會得到現金補助1400元。到了十月會有U-Save水電費和雜費回扣差不多190元。十一月沒有,財神爺請假。明年二月會有300元的保健儲蓄戶頭填補。全部加起來,這十二個月內,這個家庭能夠獲得的援助總額,將高達3700元。
所以請放心大家都會得到援助。援助比較多,或者比較少,就要看收入和住屋類型而定。明年三月過後,政府會繼續通過「定心與援助配套」,幫助國人減輕消費稅上調的影響同時,政府會繼續觀察情況,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當然會提供更多援助。

你可能會問政府既然可以給這麼多援助, 為什麼就不能延後調高消費稅,或甚至取消調高消費稅?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和顧慮,不調高消費稅,肯定很受大家歡迎。但是,這是不負責任的。因為,我國人口正在快速老化。現在,每六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已經超過65歲。到了2030年,年長者比例會增加,到時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年長人士。一些老市鎮老化得更快。譬如我的選區德義,已經有四分之一的居民超過65歲。80年代,我當選為國會議員時,我是個年輕家長,許多德義區居民也是年輕夫婦。一轉眼,我們都老了。真的是,歲月不留人。我每次到選區參加活動,都會見到他們。我發現,需要拿拐杖和坐輪椅的居民越來越多了。很多年老居民還來參加活動,我很高興,但是也替他們擔憂,因為他們的醫藥需求肯定會逐年增加。因此,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更好地照顧年長人士。比如,我們要提供更多藥物津貼,減輕年長國人和他們家人的醫藥費負擔。我們也必須建設更多醫院、綜合診療所等等,讓他們獲得完善的醫療服務。所以,我國的醫療保健和社會保障開支正在飆升。人民害怕錢不夠用,政府也擔心錢不夠用。政府擔心的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去照顧低收入家庭,以及老年人的醫藥保健需求。
在疫情期間,我們能夠比較從容應付,是因為我們向來謹慎處理國家財政,才累積了足夠的儲備金,能夠幫助民眾紓解生活壓力。我們應該秉持這種未雨綢繆的美德,為長遠做打算。

結語
這兩年多來,整個世界都經歷了嚴峻的考驗,許多國家受到很大的衝擊,經濟低迷、出現政治對立、社會嚴重分化。我們的情況好多了。雖然大家的日子過得很不容易,但是我們沒有驚慌失措,沒有氣餒、沒有退縮。相反的,我們沉著應戰,我們知道,唯有上下一心、互相扶持,才能安穩地渡過難關。我們經過了這場考驗,社會已經變得更有凝聚力,更加堅強。這給了我們更大的勇氣和信念,面對未來的各種危機。無論是經濟的挑戰、社會的矛盾,還是國家的安全。我相信,我們都能夠一一克服它們。
在國慶的慶典上,我可以感受到大家同在一起的精神,看到大家的努力和付出。我非常感動。有了這種迎難而上、同甘共苦的精神,我們這個小紅點就能夠繼續發光發亮,我們的子子孫孫才可以夠擁有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