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屋局裕廊西預購組屋構想圖。(建屋局提供)
作者 許耀泉
有時候,還真的忍不住同情建屋局。
建屋局前天(2月28日)宣布在5個地點推出超過4400個預購組屋,更特意在預購組屋申請網頁加入這一句:
「非成熟市鎮四房式單位未含津貼的售價全都不到40萬元。」
孰知,有些媒體在臉書上點出的,偏偏卻是價格最昂貴(介於54萬元至71萬元之間),在黃金地段計劃下推出的四房式預購組屋。
建屋局或許只有苦笑的份,但非成熟市鎮和黃金地段組屋價格的落差,體現了政府組屋的多樣化。
套用兩名房地產業者的話,就是「有點像個『品嘗菜單』(degustation menu)」,也就是說,選擇多樣,各有特色。
但這兩名業者說的不是預購組屋,而是轉售組屋。他們以數據告訴大家:
市區或其附近還是有價格相對親民的轉售組屋。
轉售組屋需求料將保持平穩
博納產業的兩名高管在《商業時報》發表評論指出,願意調整期望的買家,還是能在轉售組屋市場「撿到寶」,在不超出預算的情況下找到安樂窩。
轉售組屋之所以搶手,最主要的原因是買家很快可以遷入,不像預購組屋一樣必須先等平均四到五年。
再加上當局為首次購買轉售組屋的人士所提供的津貼(高達19萬元),轉售組屋的需求預計將繼續保持平穩。

榜鵝水濱台(Waterway Terraces)的組屋於2016年竣工,2022年共有60個四房式組屋出售,平均轉售價為58萬8000元。(海峽時報)
不少屋主為了能更快遷入新居,選擇購買剛剛達到5年最低居住年限的轉售組屋。這些組屋的價格雖然相對高些,但仍有大約94年的剩餘屋契。
其中,榜鵝、盛港或義順四房式組屋的平均轉售價格都在51萬元到58萬元之間。
今年預計有超過1萬5000個轉售組屋達到最低居住年限,其中包括宏茂橋的靜山閣(Cheng San Court)和位於大巴窯6巷和大巴窯東路之間的Toa Payoh Apex。
但宏茂橋和大巴窯都是深受買家歡迎的地區,所以要尋找價格更親民的轉售組屋,就可能得考慮裕廊西、三巴旺、兀蘭和義順等地區。
不傷荷包的理想組屋哪裡找?
博納高管指出,好些還剩下至少70年的五房式轉售組屋還是以50萬元以下的價格轉手。
它們雖然位於市區以外的組屋區,卻都比較寬敞、價格相對低廉,剩餘的屋契也相當長,屋主日後還可能再次轉賣組屋。
以下一間位於兀蘭6道的五房式組屋就是一例,這間面積120平方米的單位靠近海軍部地鐵站,去年7月以40萬元轉手。

(資料來源:博納研究、data.gov.sg,紅螞蟻製圖)
即使是在紅山、中央區和女皇鎮這些受歡迎的地點,也有一些四房式組屋以不傷荷包的價位轉手。其中,巴生巷(Klang Lane)的一間四房式組屋就在去年2月,以53萬5000元的價格成功售出。
這間組屋面積85平方米,剩餘屋契超過79年,也在小印度地鐵站的步行範圍之內。

(資料來源:博納研究,data.gov.sg,紅螞蟻製圖)
我國公共運輸網絡不斷擴張,商業活動逐漸分散到不同地區。因此,與其在意組屋是否位於成熟區,買家或許更應該注重本身的住房需要和預算。
政府雖然增加了預購組屋的數量,但購買轉售組屋能享有高額津貼、選擇更多、還可以很快遷入,因此還是會受買家歡迎。
此外,轉售組屋如果已經裝修完善,買家還能省下一筆裝修費。
總之,轉售組屋價格即使整體仍處於上升趨勢,買家還是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需求和預算的組屋單位,前提是買家可能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期望,考慮購買地點離中央區稍遠、樓層較低的組屋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