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慧眼識買主,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
買主來了,走一圈就出門,有些連廁所,儲藏室都不感興趣的,肯定不是理想買主,一定是你的屋子有某處是他第一眼就不可接受的。這樣不是我們要的買主。
然而,看屋子看很久,賓主交談融洽的,也未必就是真正的買主。
真正的買主,有錢,有需求,能做決定的3A級買主。
我們要如何分辨這些買主呢?
第一時間來看你的屋子,往往是最優質的買主。
一般廣告出去,剛開始時,來看的人會多些。而這些看房人中,就有最好的買主。因為他們要的就是你這一區的屋子,已經在市場上看了一圈又一圈,過濾了一輪又一輪,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或者沒有找到價格符合他的要求的,他們對市場的了解,比賣主更清楚,因為他們已經做了橫向的比較。假如此時有人看了你的屋子後出價,通常是一個很合理的價格。你要好好考慮。
可惜的是,這時的賣主,剛剛開始賣房,心理價位過高,而且更由於沒有讀過我銅牌推廣者的寶典,COUNTER OFFER 超過了買主所認為的合理區間,導致最後交易不成。這是最最最可惜的。市場上血淋林的教訓不少。
現實,是最好的老師,當幾個月過去,看屋子的人越來越少,賣主回過神來,降價求售,當時出價的買主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一切從零開始。
有些買主,雖然看房時不言不語,卻呆在屋子裡不願意出去,仔細觀察。
有些開始詢問有關屋子的細節。
還有些在屋子裡就相互討論可以如何裝修等等。
更有甚者,打電話叫家裡人來看。
這些都是強烈的購買信號。
等著他報價吧。
有些賣主/買主認為,討價還價,是一場心理戰,一定要讓自己占盡便宜,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殊不知,絕對成交的要義,是雙贏。不要糾結於幾千元的落差。你的寸步不讓,會造成對方的心理崩潰,最後消失。這是對買方和賣方都適用的。
優質的買主無需多,一個就夠了,但是,這一個,你絕對不能放過。
記住,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賣房,關鍵時刻,不能過於糾結。


第六章
關於中介
賣房是否需要中介,這是個永恆的話題。說到底,是一個是否可以省下中介費的問題。
你讀完了我本篇寶典,已經不需要中介了,找到買主後,買房中介為了交易順利進行,為了他的客戶的利益,也會免費幫你做文書工作的。
況且中介也不是萬能的。我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別有一個屋子過了3個月,沒有賣掉,廣告登了無數。分析原因,2014年的那一個3房,其實買主已經找到了,但是買主當天要2ND VIEW,賣主沒有時間回家。失之交臂。2015年那一個4房,只能說是無緣了。可能是上帝可憐我,也給了我們一個LISTING,一次廣告,一個VIEWING就出手的機會。
假如你決定不要中介,或者說不要出中介費,你可以在海峽時報登廣告,登星期六的就可以了。有買主或買主中介看到你的廣告,就會給你電話了。
你也可以看PROPERTYGURU,找到在你家那一區登廣告的中介,告訴他們你有屋子在賣,如果有買主,可以帶來。不過,你不付中介費。(其實,你即使想付中介費,CEA也規定,買主中介不能拿賣主的佣金)。
對於賣主來說,中介的作用在於:
第一,是他們的專業性,對轉售手續的了解,對收入所得的計算,對政策的理解,對不合格買主的過濾。然後,對賣主的專業建議,和買主/買主中介的有效溝通。
第二,是他們的資源,他們可以在專業網站登廣告。有全新加坡幾萬個潛在合作對象(中介)。只要廣告掛出去,有人要買這一區的屋子,都會來找這個中介的。
第三,這是很多買主,賣主不了解的,中介比較願意和中介合作,因為雙方都經過專業訓練,整個過程可以順利。假如對方是自己DIY的,中介的潛在印象是,省中介費的客戶,比較精明,價格不太願意鬆口。那試探一下,果真如此,也就放棄了。
第四,稱職的中介,一個就夠了,你多找幾個中介,也是在那些地方登廣告。
結語
有些網友,覺得中介工作很容易,無非是打幾個電話,去2次HDB,律師樓。特別是當自己DIY買/賣房成功,就覺得超級簡單,中介根本多餘。其實,當你DIY的同時,也參考了不少的和本文一樣的攻略,而很多時候,這些攻略是中介的心血結晶。所以請對中介嘴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