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傳統小吃
肉脞面,豬雜湯
配料裡面最讓人著迷的
就是嫩而不腥的豬肝~

可是根據新加坡最新研究
這些滑嫩的、不完全煮熟的豬肝
正是導致戊型肝炎的
最魁禍首
豬肝美食導致肝炎?
豬肝大家都吃過
最講究火候
如果煮的時間久了
失去了水分就會變得比較「柴」
但是稍微水煮剛剛斷生
甚至是半生熟的豬肝
口味就完全不一樣了

火候適宜的豬肝
口感就像豆腐一樣
又有動物內臟油脂的香氣
新加坡華人的傳統小吃
比如粿條面,豬雜湯
裡面都少不了豬肝作為配菜

肉脞面:粗蛋黃面配上豬肉丸,豬肉片,雲吞,豬肝,還有酥脆的炸魚乾

豬雜湯:各式的豬什如豬肝、豬腸、豬肚應有盡有,湯底清甜帶胡椒香。

豬肝湯:用肉骨茶湯料下豬肝,別有一番風味。
這些豬肝如果煮的不夠熟
就有罹患肝炎的危險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網站
新加坡有越來越多人
患上戊型肝炎
半生熟豬肝或是原因之一

新加坡中央醫院的研究結果顯示
新加坡居民的戊型肝炎
發病率從2012年的
每10萬人中有1.7起
增至2016年的每10萬人中有4.1起
而且患病者多為
55歲及以上的華族男性
他們正是豬肝菜肴的愛好者

戊型肝炎就是Hepatitis E
簡稱戊肝或者E型肝炎
Hepatitis E是一種
會導致肝臟受感染的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
2015年全球因戊型肝炎喪生的
人數約4萬4000人
此病最常見的發病地區
是東亞和南亞

大部分病患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一些受感染的人出現的症狀
包括發燒、嘔吐和黃疸症(jaundice)
並且會感到十分疲憊
感染戊肝的病患
一般會在幾周後自愈
通常不會變成長期慢性病

但是如果本身有慢性肝炎
再患上戊肝就會十分危險了
因為病毒不會自行消失
特別是年長的人
經年累月可能會造成肝衰竭
除了半生熟的豬肝
如果飲用被糞便污染的水
或吃了來自受感染動物的生肉
或煮不熟的食物都可能感染

中央醫院研究員採集了
患者的血液樣本檢測病毒分型
發現與三個生豬肝樣本中
的病毒分型相同
雖然不能100%肯定
但是「生豬肝」的嫌疑非常大!
大家以後吃肉脞面
粿條面和豬雜湯注意
叮囑攤主把多煮一會兒~
南洋美食裡面的「生食」
新加坡的傳統美食中
仔細想想有很多生食
或者半生的食物
其實或多或少都會有
病毒或細菌感染的風險
生魚片
新加坡過年期間的「撈魚生」
其中一個主料就是生魚片
傳統上是用淡水生魚片

但是2015年底新加坡國家環境局
禁止零售食肆
售賣淡水魚生魚料理

當年新加坡出現355起
B族鏈球菌病例
當中150起感染
懷疑與吃中式料理的即食生魚片有關

*圖源:馬來西亞媒體報道
因為環境局和農糧局的檢測顯示
在淡水魚發現的細菌顯著的比鹹水魚多
吃淡水魚受細菌感染的風險較高

為了民眾健康有得必有失
小販中心粥品攤主表示
他們雖能申請改用
深海魚做生魚料理
但其口感和味道不佳
因此早已放棄售賣這道傳統佳肴

現在新加坡新年的
傳統節目撈魚生
也用普遍用三文魚替代淡水魚
生熟蛋
無論是在食閣、巴剎還是大街小巷
都能找到南洋早餐套餐的存在
兩片烤得香脆的麵包
中間夾著新加坡特色kaya醬和牛油
配上兩個嫩滑的半生熟雞蛋

等等,什麼是生熟蛋?
就是半生半熟的雞蛋呀~

要把雞蛋煮成這種
半生半熟的狀態可真不容易
據說小販還有特殊的工具
和計時器保證「火候」

但是這種國民早餐
其實有著巨大的風險
那就是「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是腸桿菌科細菌
革蘭氏陰性桿菌
常見在魚、肉、蛋、乳等食品中
沙門菌容易污染雞蛋
甚至是外觀完全正常的雞蛋
吃生雞蛋或煮得不熟的雞蛋
都有感染的風險

新加坡的炎熱天氣
更是沙門氏菌的溫床
感染的症狀通常出現
在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後6-48小時
或者更長的時間

腹瀉、發燒和胃痙攣
輕度通常需要4-7天才能康復
嚴重的腹瀉則需要入院治療
雖然新加坡規定進口
或運輸肉類魚類食品
必須向食品局(以前的農糧局)
去申請許可證

對生鮮肉蛋類商品
食品局要對產地進行
極其複雜和嚴格的認證
只有確定出口國完全符合
新加坡對食品安全和衛生的要求後
才准許進口

不過新加坡對於
上述特殊的食物偏好
還是會讓食客被感染的風險增加
在新加坡出門吃飯
大家還是注意些好
生食始終比不上熟食那麼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