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人口密集、土地稀缺,政府為了讓居者有其屋,推出了組屋(HDB)計劃,為大多數市民提供了相對便宜和舒適的住房選擇。
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外來需求等因素的影響,組屋的轉售價格不斷攀升,創下了歷史新高,這對於想要買房或換房的市民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那麼,新加坡組屋房價到底有「多高」呢?我們可以用一些具體的數據來說明,根據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SRX)的數據:
8月份最貴的一宗組屋交易發生在中央區(Central Area),一套五房式(5-room)組屋以140萬新元(約合740萬元人民幣)成交。而最便宜的一宗組屋交易發生在西北區(North West),一套三房式(3-room)組屋以16.5萬新元(約合87萬元人民幣)成交。
如果我們把這些價格換算成每平方米的尺價,就可以更直觀地比較,8月份中位數每平方米尺價為4500新元(約合23800元人民幣),如果我們假設一個五房式組屋的面積為110平方米,一個三房式組屋的面積為70平方米,則最貴和最便宜的兩宗交易分別對應每平方米尺價為12700新元(約合67100元人民幣)和2400新元(約合12700元人民幣)。
組屋房價上漲的原因
根據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SRX)的數據,2023年8月,組屋轉售價格指數達到了171.9點,環比上漲2.3%,同比上漲10.4%。這是組屋轉售價格連續六個月上漲,並且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同時,8月也出現了54宗百萬組屋交易,也是歷來最高的。那麼,導致組屋房價上漲的原因有哪些呢?
需求增加:一方面新加坡邊境開放吸引了更多外籍人士和企業,增加了對住房的需求;另一方面由於本地人口增長、收入提高、家庭結構變化等原因,也增加了對更大或更好住房的需求。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很多人需要在家工作或學習,對住房空間和設施有更高的要求。

供應不足:疫情和建築材料短缺等原因,新建組屋的供應受到了影響,而政府在2022年9月推出了新的降溫措施,限制了私宅業主在售出私宅後15個月內購買轉售組屋,導致部分轉售者推遲出售或提高售價。
利率低廉:由於全球央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以應對疫情衝擊,導致利率降至歷史低點,這使得借貸成本降低,購房者的購買力提高,也使得投資者尋求更高回報的投資渠道。
通脹預期:由於全球經濟復甦、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導致通脹水平走高,這使得購房者擔心貨幣貶值和未來房價進一步上漲,從而提前入市鎖定價格。
組屋房價上漲的影響
組屋房價上漲對於新加坡的社會和經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從積極的角度看,組屋房價上漲可以提高組屋業主的財富效應和消費信心,促進經濟增長;可以增加政府的房產稅收入,增強財政能力;可以提高組屋的品質和形象,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
從消極的角度看,組屋房價上漲也可能帶來一些問題和挑戰。組屋房價上漲可能導致住房負擔加重,影響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也會導致住房不平等加劇,影響社會的公平和凝聚力,影響經濟的穩定和安全。

面對組屋房價上漲的現實和趨勢,以新加坡政府敏銳的嗅覺應該會加強住房市場的監管和調控,以保持價格的合理水平和市場的健康發展。
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的組屋是由政府建設和管理的公共住房,享受政府的補貼和保障,主要面向本地市民提供。組屋業主可以享受政府的補貼和優惠,如低利率貸款、中央公積金提取、買賣印花稅減免等。而且組屋有99年的產權,不會被徵收或拆遷,也不會受到土地增值稅或物業稅的影響。
組屋是新加坡最普遍和最受歡迎的住房形式,占據了總住房供應量的80%以上,也占據了總住房交易量的70%以上,組屋的需求始終旺盛,無論是自住還是出租。即使在疫情期間,組屋的價格也表現出了強勁的韌性和增長勢頭。
組屋是多樣化和靈活的,從兩房式到五房式,從老舊到現代,從郊區到市區,應有盡有。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組屋。而且,你可以隨時出售或轉租你的組屋,只要滿足一些基本條件。

新加坡組屋是普通居民實現安居夢想的重要途徑,也是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正確地認識和處理組屋房價上漲的問題,才能實現組屋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